泰戈爾多才多藝,才華超人。既是作品浩繁的文學藝術大師、學識淵博的哲人、成就卓著的社會活動家,也是銳意革新的教育家。他12歲開始寫詩,在60餘年的筆耕生涯中,創作了大量作品,給印度和世界留下了一筆異常豐富的文化遺產。1913年,“由於他那至為敏銳、清新與優美的詩篇;這些詩不但具有高超的技巧,並且由他自己用英文表達出來,便使他那充滿詩意的思想成為西方文學的一部分”,泰戈爾被瑞典文學院授予該處度諾貝爾文學獎這一最高榮譽,成為第一個獲得這項殊榮的亞洲作家。
泰戈爾不僅通過努力成就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他對於美好事物的信念,還支撐著這位文質彬彬的詩人參與到世界戰爭的大潮中,他相信“光明總要到來”、“正義終將出頭”,以筆鋒為箭,四處疾呼,在國際和平事業上,產生了巨大的反響。
在《渡口》那部詩集裏,他這樣規勸我們:
堅定你的信念吧,我的心,天會破曉的。
希望的種子深藏在泥土裏,它會發芽的。
睡眠,像一個花蕾,會向陽光打開它的心,而沉默也會找到它的聲音。
白天是近在眼前了,那時你的負擔將變成禮物,你受的苦將照亮你的路。
正是內心對於美好事物的堅定信念,使他生出無限的力量來開拓美好的現實人生。他亦將這股力量傳遞給無數受著壓迫、身處逆境的人們,使更多的人“在黑暗之際,感覺到了光明,唱出了歌。”當泰戈爾為了和平事業來訪問中國時,文學家鄭振鐸在《歡迎泰戈爾》的致辭中寫道:“我們所歡迎的乃是給愛與光與安慰與幸福於我們的人,乃是我們親愛的兄弟,我們的知識上與靈魂上的同路的旅伴。他的偉大是無所不在的;而他的情思則惟我們在對看熠熠的繁星,潺潺的流水,或偃臥於綠蔭蔭的綠草上,蕩舟於群山四圍的清溪裏,或鬱悶地坐在車中,驚駭的中夜靜聽著室外奔騰呼號的大風雨時才能完全領會到,我們應該不僅為表麵上的熱烈的歡迎!”泰戈爾給苦難中的人們所創造的精神力量,由此可見一斑。
【智慧心語】
信念的力量在於即使身處逆境,亦能幫助你鼓起前進的船帆;信念的魅力在於即使遇到險運,亦能召喚你鼓起生活的勇氣;信念的偉大在於即使遭遇不幸,亦能促使你保持崇高的心靈。
羅曼·羅蘭曾說過,人生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堅強的信念。人生如歌,信念如調。沒有調的歌永遠不能成為真正的歌,沒有信念的人生永遠都是沒有意義的人生。隻有信念,才可以使你撥開雲霧,見到光明,見到希望;隻有信念,才可以使你乘風破浪,駛向成功的彼岸。
有一年,一支英國探險隊進入了撒哈拉沙漠的某個地區。在茫茫的沙海裏負重跋涉,陽光下,漫天飛舞的風沙像炒紅的鐵砂一般,撲打著探險隊員的麵孔。他們口渴似炙,心急如焚。而大家的水都沒有了。
這時,探險隊長拿出一隻水壺,說:“這裏還有一壺水。但穿越沙漠前,誰也不能喝。”
一壺水,成了穿越沙漠的信念源泉,成了求生的寄托感覺使隊員們瀕臨絕望的臉上,又顯露出堅定的神色。
終於,探險隊頑強地走出了沙漠,掙脫了死神之手。大家喜極而泣,用顫抖的手擰開了那壺支撐他們精神和信念的水。然而,緩緩流出來的,卻是滿滿的一壺沙子!
是信念的力量在超越人的極限。正如契訶夫所說:“當喉嚨發幹時,會有連大海也可也一飲而盡的氣概,這便是信念;一等到喝水時,至多隻能喝兩杯,這是科學。”按照常理,沒有水,在沙漠中探險的隊員們斷然不能支撐到最後;然而,是信念,在那樣絕望的處境下,發揮了它化腐朽為神奇的功力,使探險隊員們奇跡般地生存下來。
影響孩子們一生成功的因素有許多,但是遠大的抱負、堅定的信念才是最有力的武器。它能夠蕩滌我們內心的軟弱、自卑、膽小,發掘出隱藏於內的巨大潛能。如果說智力是人生成敗的關鍵,那麼信念便是能否成敗的動力。
生活本身就是一個不斷進取的過程,絕不要輕易、草率地熄滅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存在著的希望火種,那隻會留給他們一個淡漠且殘缺的前途。“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激情隻存在於有信念的孩子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