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晚年,克利斯朵夫譽滿歐洲,他還繼續創作。在彌留之際,依舊無悔依舊熱忱地歡呼:“我曾經奮鬥,曾經痛苦,曾經流浪,曾經創造。讓我在你的懷抱中歇一歇吧。有一天,我將為新的戰鬥而再生!”
【智慧心語】
魯迅曾經說過:“希望、希望,用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中黑暗的襲來,雖然盾後麵也依然是空虛中的黑暗。”對!無論路途多麼艱險,無論目標多麼遙遠,挺起你的胸膛,給自己的信心,讓理想之燈、希望之燈陪伴在你的左右,一切艱難困苦,就微不足道了。“天生我材必有用”,有理想,才能實現自身的價值,才能充實自己的人生。因此,對孩子們進行理想教育,幫助孩子樹立人生目標,指導他們如何實現理想,應該成為家庭教育中的必修課程。
第一,孩子怎樣確立人生目標才妥當?
我知道孩子學習有目標很重要,可能有不少孩子有這樣的困惑:“我也有目標,可是學習成績還是不行。您說這是怎麼回事?”
這就要看孩子所訂立的目標是否與自己的實際情況相符合。如果個子很矮,就很難成為優秀籃球或排球運動員。如果是色盲,就不必以美術家作為自己的目標。另外,有的人訂的目標太抽象太遙遠,這樣的目標往往會讓自己感到挫敗,反而不利於學習進步,容易導致虎頭蛇尾的現象。所以,所定目標要切合實際。
此外,一個階段隻設定一個目標,更有利於激發自己的學習熱情和創造潛能。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同時思考兩個或兩個以上問題時,思維效率就會大大降低。家長要教育孩子,人的目標必須專一。孩子的興趣廣泛並不是壞事,但是如果同一時間學習的項目太多,目標不明確,就顧此失彼,照顧不過來了。樂曲有主旋律,學習也要有中心,千萬不要三心二意,這山望著那山高。
第二,揚長避短才能實現理想。
作為父母,必須努力了解孩子的特點,發現其優勢與弱點,這是成功教育的基礎。父母看不到自己孩子的優勢,甚至對自己孩子失去信心,這是許多父母容易犯下的大錯,容易傷害孩子的自信心。自信來源於對自己優勢的確認。確認自己的優勢是人的“精神生長點”。稱職的父母必須獨具慧眼,把握孩子的這一最重要的“精神生長點”。試想,假如愛迪生的母親不了解自己的兒子,將兒子痛罵一頓後送回學校,人類曆史上不就會少了一位大發明家嗎?
第三,怎樣幫助孩子實現自己的理想?
理想和現實之間存在差距,這是必然。實現理想的不二法門就是持之以恒地努力!但孩子們的意誌往往不足以強大到矢誌不渝地堅持一個理想目標。因為通向理想的道路是艱難的,孩子需要付出百般的努力,才有可能看到希望的曙光。這需要父母不時地在身邊給予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勵。
父母如何利用好“鼓勵”這門訣竅,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自尊自信,關係到孩子能否將目標堅持到底。
我們知道,人都有被別人肯定的需要。讚揚的作用是讓孩子認識到自身的優點和長處,樂於不斷保持並發揚下去。當我們知道適時、適度的讚揚能激勵孩子對其產生積極的效應的同時,也不可忘記,不當的表揚將會引起強烈的負作用。
其中,誇大事實的讚揚、人為拔高的表揚,會使學生不知所雲。重複表揚,會使學生產生厭煩,從而失去表揚的效果。有的家長隨意地表揚自己的孩子聰明,而不是讚揚他刻苦努力。這些被稱為聰明的孩子往往一遇挫折就徹底灰心喪氣,把失敗原因歸咎於自己不夠聰明。相反,如果家長總是將關注點放在孩子是否努力投入學習上,那麼孩子就很會將成功與失敗的原因歸結為是否足夠努力。一旦失敗了,他們就知道,隻要下次努力,還是可以成功的。
有理想的人生,就如蠟燭一樣,從頂燃到尾,一直都是光明的。幫助孩子樹立理想,指引他們實現理想,勝過人間無數珍貴的禮物。隻要他們持之以恒地為理想而努力,終能過上理想的生活。
信念是鳥,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際,感覺到了光明,唱出了歌。——泰戈爾
【學海泛舟】
20世紀初期的印度是英國的殖民地。政治上遭受壓迫,經濟上受到剝削,使這個古老國家的人民陷入貧窮、愚昧之中。為了喚醒這個沉睡的巨人,兩位偉人應運而生了。一位是民族解放運動的領袖“聖雄”甘地,另外一位就是印度近代史上最偉大的文化巨匠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