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關注每一個孩子,不讓一個孩子掉隊(1)(2 / 2)

【智慧心語】

家長和老師們常常抱怨,孩子性格執拗、目無紀律、無法無天。這樣的孩子該如何教育?然而,有心理學家發現,是有問題的教育導致了有問題學生,所謂的“問題少年”實際上是家庭和學校教育缺失造成的。馬卡連柯在轉化違法兒童以及流浪兒童方麵的成績,就足以說明,沒有不可救藥的問題孩子。隻要教育工作者能夠正確地認識這些孩子,尊重他們,同時恰當地要求他們,就能幫助他們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成長過程中的孩子,就如嬌貴的嫩枝,易被塑造,也易被彎折。他們最終成為怎樣的人,依賴於父母和老師給予他們怎樣的關懷與教育。

比如,初中階段的孩子,在心理學上,正是孩子們人格形成的定向階段。這個時候,他們特別需要外界的理解、認同、配合以及適度的管束。倘若這些需求得不到滿足,他們就可能墮落成為“社會危害分子”。

因此,對他們最好的教養或教育方式就是“既要尊重每個學生,又要向他們提出一定的要求”。一如馬卡連柯,積極地關注每個學生的特點,既能照顧學生們的情感需要,又不溺愛學生、放任他們的錯誤。學生在這種“恩威並施”的教師麵前,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還能夠重建自尊與自信,自然而然會成長為有上進心、有責任感的好青年。

與學校教育相對應的是,權威型的家庭教養方式能培養性格宜人的孩子。這樣的父母會對孩子提出許多合理的要求,並且會友好地說明這樣要求的原因,直到孩子們由衷地接納,自覺自願地照父母要求做。權威型的父母總是這樣,以合理的、民主的,而不是盛氣淩人的方式引導孩子們朝向健康的道路前進。

關注每一個個體。——卡姆拉斯

【學海泛舟】

卡姆拉斯是一位普通的中學數學教師,但作為“2005年美國國家教師獎”獲得者,他卻是美國家喻戶曉的人物。在白宮的草坪上,美國總統布什親自為他頒獎,並高度讚揚包括他在內的美國教師為美國繁榮所做出的巨大貢獻。他豐富的育人智慧,我們難以窮盡,最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教育公平思想,這是許多老師的願望,卻不是每個老師都能實現的理想。

麵向全體,有教無類是一個新鮮而又古老的話題。卡姆拉斯說,關注每一個個體,讓所有學生都能最大程度的發揮出他們可能的潛質,獲得最大的進步是我們工作的目標。對我們教師來說,一個學生隻是我們教育對象的百分之一,但對學生和他的家庭來說卻是百分之百。所以教育的本質要求我們不能舍棄任何一個學生,而要麵向全體,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哪怕是最為調皮搗蛋的學生。

卡姆拉斯曾經每周用3個小時的時間陪伴一名學生準備學術能力考試,並堅持了10周,這令總統布什十分感動。這個學生最後考了1300分,在亞特蘭大莫爾豪斯學院讀書,專業是電機工程,這個學生是他家族第一個上大學的人。學生回憶說,他不知道如果沒有卡姆拉斯老師他會成為怎樣的一個人。

教師負責任的行動與努力,真的會改變一個學生,甚至一個家庭的命運,所以,麵對一張張充滿渴望的眼睛,作為老師,千萬不要輕易放棄任何一個。

卡姆拉斯的同事薩巴?碧瑞達稱他是“公共教育,特別是城市教育的極度虔誠的呼籲者”,“卡姆拉斯不缺機會,但他長年呆在索薩初中,因為他堅信自己和學生有能力克服所有困難取得成功。”碧瑞達說,“我能坦白地說,如果沒有卡姆拉斯,索薩初中不會有效運轉……他擁有一位傑出教師應該具備的所有素質——針對具體學生的教學、課堂管理和學校管理能力,以及最重要的——全身心力爭每一個學生都實現其最大潛能的奉獻精神。”

卡姆拉斯希望每個學生都實現其最大潛能,取得卓越成績的強烈願望,來自他對每個兒童都有權利獲得良好教育的堅定信念。

【智慧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