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中,我們花費大量的時間學習知識,但是很可惜,沒人教我們如何賺錢,沒人培養我們的投資思維。很多投資者,會在投資前運用K線形態、波浪理論、周期理論等方法,對市場進行分析,希望能推導出市場的變化方向,然後在市場的波動期投資,以期獲利。但令人失望的是,這些分析方法並不能保證投資獲利,相反的,它使很多投資者一文不名,家破人亡。
在一般人的眼中,拾破爛的一定是窮人,想靠拾破爛成為百萬富翁,近乎天方夜譚。可是,真就有人做到了。
拾荒者一躍成為百萬富翁的事例也不少。喬治·哈姆雷特在伊利斯諾州的一家退伍軍人醫院療養,休閑的時間很多,可是能做的事情並不多,他就靜下心來讀書思考。喬治知道很多幹洗店在燙好的襯衣上加上一張硬紙板,防止變形,他寫了幾封信向廠商洽詢,得知這種硬紙板的價格是每千張4美元。他在靜靜的思考中突發靈感,在硬紙板上加印廣告,再以每千張1美元的低價賣給洗衣店,賺取廣告的利潤。喬治出院後,立刻著手進行,並持續每天研究、思考、規劃。廣告推出後,喬治發現客戶取回幹淨的襯衣後,衣服的紙板丟棄不用。喬治問自己:“如何讓客戶保留這些紙板和上麵的廣告?”答案閃過他的腦際。他在紙板的正麵印上彩色或黑色的廣告,背麵則加進一些新的東西——孩子的著色遊戲、主婦的美味食譜或全家一起玩的遊戲。有一位丈夫抱怨洗衣店的費用激增,他發現妻子竟然為了收集喬治的食譜,把可以再穿一天的襯衣送洗。
億萬富翁亨利·福特說,“思考是世上最艱苦的工作,所以很少人願意從事它。“你的頭腦就是你最有用的資產。”成功者從不墨守成規,而是積極思考,千方百計來對方法和措施予以創造性的改進。成功學大師拿破侖·希爾在《思考致富》一書中說,如果你想變富,你需要思考,獨立思考而不是盲從他人。
富人最大的一項資產就是他們的思考方式與別人不同。
在現代人眼裏,5美元實在太少了,根本與創業無緣。然而,匈牙利青年保爾·道密爾卻實實在在地靠5美元漂洋過海,在異國他鄉美國實現了他創業發財的願望。
道密爾是個與眾不同的人。初到美國,就顯示了他非凡的生存能力。剛下船,他就幫著同船的客人搬運行李,掙了一天的夥食費。第二天,他住進紐約的猶太人居住區,以每天一毛錢的生活費維持著,然而他對生活、對未來充滿了信心。18個月內,他換了15次工作,因為道密爾覺得,那些工作除了能果腹外,不能展示他的能力。在那段動蕩不安的歲月裏,他常常因此而忍饑挨餓,但從未失去放棄那些不適合他的工作的勇氣。
有一次,他到一家生產日用品的工廠求職,這家工廠隻缺搬運工。他彬彬有禮地問老板:“你的工廠什麼時間開門?”“早上7點半。”老板說,“不過,你8點鍾來也沒有關係,來早了也沒有東西可搬。”第二天7點半,當老板來開門時,道密爾已站在門外等他。他幫老板開門,並幫他做了一些每天例行的零碎工作。晚上,他一直工作到9點鍾工廠關門時才離開。上班時,凡是他看到需要做的工作,總是順手把它做好,就好像這個工廠是他自己開的。
十多天後,道密爾贏得了老板的絕對信任。老板決定把這份生意交給道密爾打理,因為老板覺得他是一個既能吃苦又勤快的年輕人,讓人放心。自此以後,道密爾的周薪由30美元一下子加到了175美元,但高薪並沒有把道密爾留住,半年以後,他交了辭呈,當了一名推銷員。
兩年以後,道密爾建立起一個龐大的推銷網,後來收購了一個麵臨倒閉的工藝品製造廠。
5年以後,在工藝品市場獲得極大成功的道密爾,又開始尋找新的挑戰。他買下了一家玩具公司。這家玩具公司比他第一次買下來的企業的情況還要糟糕。然而,道密爾興致特別高昂。道密爾實行的方法很簡單,他規定:凡是製作工人所用的工具、材料一定都要放在最順手的地方,要用時,一伸手就可以拿到。這樣一來,操作機器的工人,無形中節省了很多時間。他的另外一個規定是:在工作中,不準吸煙,但每隔一個半小時,準許全體休息15分鍾。這兩項規定執行以後,在機器沒有增加、人員減少的情況下,產量增加了50%。不到6個星期,這家公司就煥然一新了……“資本就在腦袋裏!”這是道密爾用成功的事實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麵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很多年輕人埋怨最多的是自己沒有本錢。其實不然,現在的你我,誰都比道密爾當時的處境要好,和道密爾比起來,我們創業缺的不是資本,而是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