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成功的零售商諾斯多姆公司利潤最高,是因為對待顧客極其認真而負責,不管路途再遠,公司永遠願為顧客多跑一趟。
一天,一位住在160英裏外的奧瑞崗州的老師想買兩本諾斯多姆公司出版的《圍巾用法手冊》,這本書的價錢僅為1美元。這趟生意諾斯多姆公司接了,不賺反賠。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4個星期後,這本書送到,而且不收服務費。
諾斯多姆公司為了送2美元的產品而勞累奔波,卻因此又多了一個忠誠的顧客。
諾斯多姆公司做那2美元的生意,你認為值得嗎?然而,諾斯多姆公司覺得值得。他們願意做別人不願做的事情,正因為這樣做,他們也得到了別人得不到的東西。稀缺的資源才是最珍貴的資源,這個道理在職場中同樣適用。如果這項工作別人都不願意做,而你去做了,自然可以很快出人頭地。
如果你想創業,做別人不願做的事情或者別人沒有去做的事情,可能會給你帶來更多利潤。瑞典有位精明的商人開了一家“填空檔公司”,專門生產、銷售在市場上斷檔脫銷的商品,做獨門生意。德國有一個“怪缺商店”,經營的商品在市場上很難買到,例如,六個手指頭的手套,缺一隻袖子的上衣,駝背者需要的睡衣等。因為是填空檔,很長時間內不會有競爭對手。
成功者跟別人最大的不同,就是他願意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一般人都不願意付出的代價,可是成功者願意,因為他渴望成功。
(九)專一思維:一心一意才能開花結果
平日做事,如果三心二意,是很難會成功的。專心致誌,拋掉雜念,才會一路奔往自己的目的地而不走岔道。朝秦暮楚的壞習慣必須改掉,才能腳踏實地繼續前進,才能望見成功的身影。
投資和愛情一樣,需要專一才會開花結果。
大千世界,事事可做,人生苦短,總不能樣樣皆精。曾經有一位哲學家講過:人生專攻一點在某一方麵做出成績,就算是成功。這話十分富有哲理。故此,老子也講:有所為,有所不為。其意思更明白不過,要做好一件事情,首先是要有所不為,集中精力專攻其一,才能夠做到有所作為——這些就是生活給我們的哲學提示。
在市場多樣化加速、越來越細分的時代,隻有專一才能成功。沃爾瑪隻選擇做商品零售,可口可樂隻賣飲料,肯德基、麥當勞隻賣漢堡,日本的鬆下、索尼、三洋隻做電器。
選擇的目的就是專一和專注。我國許多知名大企業開始走多元化的路子,其實多元化之路危機四伏,很有可能要失敗,四通、飛龍、輕騎的失敗就是例證。史玉柱做保健品很成功,剛一多元化就失敗,他吸取教訓,做保健品重新獲得成功。
你要創業,你選擇什麼?根據多年對世界財富精英的分析,富豪們大多涉獵股票和地產。
炒股也需要選擇,例如選擇什麼投資理念和原則,選擇長線還是短線,選擇什麼股票,是組合投資還是專一投資。
現在許多人熱衷炒短線,在股市頻繁進出,頻繁換股,一年到頭忙忙碌碌,很像操盤高手,結果不僅賺不到錢,還深套其中,既辛苦又心酸。
以上投資者的這種做法,可能分散了投資風險,但由於目標過多,又不知道哪個才是真正賺錢的項目。就像狗熊摘玉米,掰一個又扔一個,結果手中老是一個,並沒有增多,運氣不好時甚至會是“水中撈月”——什麼都沒得到。
其實,這正是人的欲望使然。
1992年9月,索羅斯看到英鎊將要貶值,於是把全部精力集中在攻擊英鎊上,他集中了100億美元投資進去,結果賺了10億美元。事後,索羅斯說:“我把所有的寶都押在了英鎊貶值上,這是我看準了的。當我看準一個目標,並相信這個目標能給我帶來巨大的利潤時,我就從其他目標上轉移過來,把精力和資金都集中在這個大目標上。這就是目標專一的好處。”
世界級的投資大師巴菲特成功的秘訣,就是長期持有優秀企業的股票。他看好的可口可樂、吉利公司、華盛頓郵報,一做就是二三十年,他的專一投資為他帶來了豐厚的回報。巴菲特說:“我最喜歡持有一隻股票的時間是:永遠。”這句話雖然有情緒渲染的成分,但是卻充分表現了巴菲特在投資時的耐力和定力。
從以上兩位世界級投資大師的寶貴經曆中我們不難看到,專一是他們成功的秘訣。
(十)頭腦思維:頭腦是最大的資本
要成功,循規蹈矩,死守原則,有時並不一定能奏效。要成功,有時就意味著要有創新的思考能力,當你運用這種能力的時候,往往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碩果。可見,頭腦是我們追求財富不可或缺的資本,多多運用,才能多多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