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富人絕不會讓自己“被理財”——使你財富倍增的理財思維(3)(1 / 3)

這個故事說明了理財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法則,我們稱之為“九一法則”。這是理財的首要法則。當你收入10塊錢的時候,你最多隻能花掉9塊錢,將那一塊錢“攢”在錢包裏。無論何時何地,永不破例。哪怕你隻收入一塊錢,也要把10%存起來。你千萬別小看這一法則,它可以使你家的水庫由沒水變為有水,從水少變成水多。收入是河流,財富是水庫,花出去的錢是流出去的水,家中水庫最初的財富,一定是攢出來的。

上天賜予我們的物產是有限的。如果我們放手去用,肯定會有耗盡的一天。有人曾測算過,依照世界的標準利率來算,如果一個人每天儲蓄1美元,88年後可以得到100萬美元。這88年時間雖然長了一點,但每天儲蓄兩美元,在10年、20年後,很容易就可以達到10萬美元。預算是一張藍圖、一個經過計劃的方法,可以幫助你從你的收入中得到更大的好處。

一旦這種有耐性的積蓄得到利用,就可以得到許多意想不到的賺錢機會。而聰明的富人總是比平庸的窮人更有耐心,也更懂得儲蓄的重要。

(五)理財思維:學會理財,“進”與“出”都不能鬆懈

想擁有財富,就不能罔顧理財。生活中,我們的理財觀念必須要強烈明確,才有可能把財富留住。要是沒有理財觀念,有時候很多的花銷,根本無影無蹤,找不到痕跡。我們在控製自己的支出的同時,也要多開拓自己的收入方式,完善自己的理財觀念,才能更好地聚斂財富。

金錢會從那些不懂得管理的人身邊溜走。不管你有多少錢,現在就開始管理,不要等明天,今天就開始。就算你隻有一塊錢,都要管理它。

什麼叫理財?理財就是對個人、家庭財富進行科學、有計劃和係統的管理和安排。簡單地說,就是關於投資賺錢、花錢和省錢的學問。

對於擁有金錢而不善經營的人,一眼望去,四處都有投資獲利的機會,事實上卻處處隱藏陷阱,由於錯誤的判斷,他們常會損失金錢。要麼你控製金錢,要麼金錢控製你。

“對於那些使用‘沒有足夠的錢可以用來管理’借口的人,他們看錯了望遠鏡的方向。不是說‘當我有很多錢時,我就開始管理’,現實是‘當我開始管理時,我就會有很多錢’。”

李嘉誠就曾言:“該花的錢一定要花,不該花的錢一定不要花。”

曾有一份“中國十大摳門富豪”的榜單在各大網站炒得沸沸揚揚。這個“摳門榜單”麵向全球華人富豪,有趣的是,最“摳門”的前三個人分別是:王永慶排第一,李嘉誠排第二,牛根生排第三。

說蒙牛乳業的董事長牛根生是“大陸第一摳”,大概並不為過。他是老板,但工資一直比副手拿得少,手下坐的是奔馳、寶馬、沃爾沃,而他坐的還是小排量的奧迪;多年來,妻子持家的用度是3000元/月,超額了,月底要向他報賬,確屬合理才予“報銷”,否則,自己在各月中平衡;他戴的是18元錢的“蒙牛領帶”;在員工餐廳,他常用一碗麵條、一小碟鹹菜打發午餐;每次到北京出差,都住在蒙牛北京辦事處……牛根生對摳門的理解令人信服:“摳門才叫企業家,不摳門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企業家。企業家是社會財富的‘守門人’,該花的錢不花,那叫缺位;不該花的錢亂花,那叫越位;把錢花在刀刃上,那才叫責任。”

在2009年的央視廣告招標大會上,蒙牛以2.039億元成功競得央視2010年上半年特約劇場廣告。在經曆了行業危機,乳業逐步回暖的狀況下,蒙牛花2億投放廣告到底值不值得?

事實上,隨著乳品市場全麵恢複,各大品牌也亟須與消費者進行更加深入的互動,作為快消品,一定量廣告投放是必不可少的,對此,蒙牛的基本方針就是好鋼要用在刀刃上。

有句老話說得好,“吃不窮,穿不窮,打算不到一世窮”。要會打算,知道哪個錢該花,哪個錢不該花。因為即使你掙錢再多,無所節製地亂花一氣,錢也會很快被消耗掉的。

金錢是你生活中的一大部分,當你學會掌管自己的財務時,你生活的所有方麵都將提高。當今,中國已經進入個人理財時代。拒絕貧窮、做個有錢人,成為大眾理財的最大追求。

《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一書中曾經提出:“富人善於管理他們的金錢,窮人則不會管理他們的金錢”。在日常理財過程中,經常有人會抱怨:自己工資挺高的,怎麼一到要買房、買車的時候,就發現自己根本沒什麼餘錢,掙得很多,卻是個“窮人”,這可能代表了許多人的共同想法。相反,有些人,工資並不是很高,也沒有多少其他收入,可是看起來卻好像很有錢的樣子,因為一遇到辦個需要一大筆錢的事情的時候,他們總能從容不迫的拿出來,給人一種掙得不多卻是個“富人”的印象。普通人是這樣,一些掙錢很多但最終卻破產的“名人”更是不在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