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富人絕不會讓自己“被理財”——使你財富倍增的理財思維(1)(2 / 2)

一個人的力量總是有限的,要想取得事業的成功,就應該善於借助各種有利條件,為我所用,從而增強自己的實力,為最後的成功奠定基礎。

善於借用他人的力量,並把這種外力融入到自己的人生奮鬥中,就會使自己的能力成倍增長,使自己期望的夢想成為現實。善借於人,成就自己的事業。

荀子的《勸學篇》說過:“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裏,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生活中的人,善假物者,可以致千裏,那麼,善假於人者怎麼樣?善假於人,則可以助其展宏圖,立大業。

三國中的劉備,算是善假於人的典範,這也是他能成大業的訣竅。在前半生,劉備的勇不如人,常用關、張、趙以自輔,起了不小的作用。後來,他三顧茅廬請出了“萬古雲霄一羽毛”的諸葛亮。諸葛亮一來,劉備絕處逢生了。諸葛亮看準了曹、孫之間的尖銳矛盾,助孫抗曹,卻乘機占據了荊州,一下子就初步解決了劉備朝思暮想的問題——立足地。劉備從此把權力交給諸葛亮,自己安作一方之主。他從不幹擾諸葛亮的部署,對於諸葛亮所提的意見,幾乎是百分之百的聽從。

劉備與諸葛亮的關係,在名分上是主與臣的關係,但是在各種政治與軍事的行動中,則是主為從,臣為主。這是一種很特殊的關係。

善於借用他人的力量,劉備終於成功,也為我們後人樹立了善借外力成大事的典範。

曾有一位記者采訪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問他獲取財富、獲得成功的要訣。安德魯·卡內基沒有正麵回答這位記者的提問,而是向他列舉許多工商界知名成功人士的奮鬥曆程。這位記者對這些例子進行了分析,驚奇地發現,在所有這些成功的人的周圍,都集結了一批才幹優秀、能獨當一麵的精英人物;在許多重要關頭,是這些人物協助他們的老板確認了方向,走出了泥潭,取得了成功。幾乎沒有一個人是完全憑個人智慧和力量在工商界抑或政界打下江山。

任何人都需要借他人的力量成事。成功人士幾乎都有一項特長,就是善於觀察、了解、學習別人,並能夠吸引一批才識過人的精英來共事,激發共同的力量走向成功。正如卡內基墓碑上刻的一句話:“這裏躺著一個人,他明白如何集合比他能幹的人在他身邊。”

一個人本事再大,也不能完成所有的工作,縱使渾身是鐵,又能打幾根釘呢?於是聰慧的人總是努力擴充自己的大腦,延伸自己的手腳,借外力助自己成功。最終,這些善借外力的人成為事業上的大贏家。

(二)選擇思維:成敗一念間,聰明選擇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