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在對一些學生的統計中發現,在IQ(智商)相同的情況下,自信的學生在學校的成績高於不自信的學生。心理學家在解釋“為什麼一樣的天才,有人成功,有人卻不成功”時指出:“不成功者的自我認識低,因而易受外界影響。尤其是在外界的消極影響之下,他們會產生高度的焦慮,因而表現不佳,而且,自我激勵不足。”因而,西方心理學家認為成功的人能夠“積極地自我認識(自信),這是取得成就的驅動力之一,也是高度才智的潛力”。自信是成功者開拓的武器,韋爾奇稱之為“戰勝困難的唯一武器”。無數的案例證明自信能夠創造奇跡。
在1960年尼克鬆和肯尼迪的電視辯論中,陰鬱的尼克鬆沒有展示出美國人渴望的總統的自信,而毫無政績的肯尼迪在最後與尼克鬆握手的一刻,自信地把尼克鬆的手壓在自己的手掌下,他的這種超級自信滿足了美國選民對於總統的神話般力量的渴望。
相信自己,就是對自己的認可和支持。“我能行”,“我也會成功”。積極的自我暗示,能夠激起強烈的成功欲望,在戰勝困難,實現目標的過程中,表現出果敢的勇氣和必勝的信念。
雅典奧運會男子110米欄金牌獲得者,我國著名選手劉翔,越是在緊張激烈的大賽中,越是在競爭對手實力強大的情況下,越能表現出良好的心理素質,比賽成績越優異,這正是個人自信的充分體現。阿基米德曾經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夠撬動地球”。這是多麼豪邁而自信的語言。
自信,能夠喚醒沉睡的潛能,自信,是成功的富人所必備的一種思維。所以說信心從來是成功的富有人士的最有效武器,如果對自己都沒信心,自己都懷疑自己的能力,那我們還能指望誰相信我們呢?
(六)妥協思維:退一步,海闊天空
人生的每一個方麵,衝突與阻礙都不可避免。那我們是否都應該正麵對峙,毫不妥協呢?其實,在僵局與困境中,我們的頑固有時恰恰是讓問題無法解決的主因。所謂“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不妨往後退一步,再認真審視一下情況,或許能得到一個不同的觀點,從而豁然開朗呢?
有人向蘇格拉底請教道:“你是天下最有學問的人,那麼你說天與地之間的高度是多少?”蘇格拉底回答道:“三尺”。那人不解地笑著問道:“先生,除了嬰兒之外,我們每個人都有五六尺高,如果天與地之間隻有三尺,那不是把蒼穹都戳破了?”蘇格拉底也笑了:“是啊,凡是高度超過三尺的人,如果想立於天地之間,就要懂得低下頭來。”
自然界的天地,本來是不需要低頭的。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大大方方地挺起自己的胸膛,揚起自己的頭顱,走自己想走的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沒有人敢讓我們低頭,我們也從不向任何人低頭。越難,越是要往前去闖;越硬,越是要去碰撞。抬起頭來,才能盡顯英雄本色。不知有多少仁人誌士,寧可站著死,也不跪著生。
然而,生活就是生活,有時候也教我們不得不低下高昂的頭顱。比如:前麵有一個山洞,裏麵充滿了神秘,你也想進去探個究竟。而山洞的洞口卻很低。這時候,你是低下頭來進去?還是揚起頭來返回?當看見有人從這個山洞裏背著珍貴的寶藏出來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低頭也是我們所需要的。在很多情況下,低下頭來,是一種聰明和智慧,也是一種大度和從容。而聰明的富人就懂得這個道理。能低者,方能高;能曲者,方能伸;能柔者,方能剛;能退者,方能進。
人的成長和劍的鍛鑄有很多類似之處。在生活的磨煉當中,痛苦會讓你變得堅強而柔韌,學會了獨自麵對,也懂得了平和的忍耐。但必須保留自己骨子裏的一些好東西,那是做人的基本原則。
把一塊堅硬的生鐵放在炭爐裏不斷地灼燒,取出來後經過無數次地捶打、鑄造,冷卻後就變成了堅硬的鋼,一陣叮叮當當的響聲之後,原來的一塊生鐵就變成了一把鋒利的寶劍。隻見鐵匠滿意地用食指輕輕一挑,劍刃閃過一道寒光。鐵匠欣喜不已,手一揮,沒有聽到什麼響聲,寶劍竟然把鐵架子的一端削掉了。
在一旁的斧子看得目瞪口呆,對劍說:“你看起來如此柔軟,可是為什麼毫不費力就能達到削鐵如泥的境界呢?而我如此厚重,但就是砍木頭也要砍好幾下才能成功,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劍微微彎腰,謙恭地說:“我本來是一塊好生鐵,即使現在這麼柔軟,我的本質也沒有變。真正的利器並不是越堅硬越好。你忘記了至剛則易摧這句話嗎?我固守著我剛強的本質,所以能削鐵如泥,但是我又經曆了千錘百煉,我也就懂得了何時該伸、何時該屈,所以我又是柔的!正因為剛柔並濟,才能得到別人的青睞。”
原則對於商人之重要,正如剛硬之於利劍。但是“至剛則易摧”,劍要成為利劍必須在千錘百煉中通曉屈伸。同樣,做人和做生意不能太死板、太生硬、太嚴肅,否則你的財路會越走越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