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健全、頭腦清楚的人是不多見的。他們常常是“供不應求”。我們能看到,許多有本領的人,或者在許多方麵能力很強的人,也會做出種種讓人難以理解的、愚不可及的事情。假如你要得到他人“頭腦清晰”的承認和稱許,你必須認真地努力去做一個頭腦清晰的人。大部分人做事,特別是在做小事的時候,往往是敷衍了事。他們自己也都知道,他們不曾竭盡全力,做出來的結果,也不可能盡善盡美,然而他們還是在這樣做。這種行為,往往減損我們成為頭腦清晰的人的可能性。
容易頭腦模糊的人,麵臨突發事件,或承受重大的壓力,就會驚慌失措。這樣的人是一個弱者,是難以承擔重任的,注定做一個平凡的庸人、落魄的窮人。而那些在別人束手無策時知道怎樣想辦法的人,在別人混亂時依然鎮靜的人,在大責任擱在肩上、大壓力加在身上不會慌張混亂的人,才會受人歡迎,為人重視,這種人才足以擔當大任,這樣的人才有可能成為富有之人。
大多數的人都是天性怠惰的,他們總喜歡逃避不愉快的艱難的工作,所以這個世界上的大多數人都是平庸、貧窮的。這些人不喜歡做那些妨礙他們的安逸、不合他們的情趣而足以煩惱他們的事情。
而另一些少數的人,金錢的損失、事業的失敗、憂苦與艱難,都不足以破壞他們的精神平衡,因為他們是有主見的。他們也不會因為小有成功、小有順利而傲慢自滿起來,因為他們至少已經是精神上的富有之人了。假如他們能常常強迫自己去做那些應該做的事,而且竭盡他們的全力去做,不去聽從他們怕事貪安的懶性,那麼他們的品格、他們的判斷力,必會大大增進,不用太久,他們就可以跳脫窮人的行列,而成為真正擁有財富的人。
(十二)當下思維:把握今日,重視現在
當下,是我們每天要麵對的現實,無論是工作、財富還是活、娛樂,都需要我們有意識地去把握、去珍惜、去體驗。現在不論你感受到的是痛苦還是幸福,都是命運使然;現在,需要們理性地對待生活,用心地體會正在眼前的經曆,因為這經曆論是優是劣,都將是我們人生中不可磨滅的一筆,或多或少地響著我們的生活。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好的思維可以讓人富有,他們知道:過去的歲月也許是春風得意也許是痛苦無奈,但又有什麼關係呢?日子還不是一樣這麼一天天過去了,當一切都成為往事的時候,昔日的風光無限或者艱難困頓也會隨之遠去,所有的經曆都成為了珍貴的人生財富。
過去的已經成為曆史,懷念它隻是白費時光,人無法控製過去,也無須用現在的時光來為過去來買單。正確的心態應該是不管命運好也罷壞也罷,隻管積極專注於調整好、切實做好當下的思想、語言和行為,命運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向好處發展。
偶爾的回憶,可以調劑我們的情緒,滋潤我們的心靈。或為時光的飛逝感慨,或為昨日的情懷悲傷,這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但是一味沉迷於往事的懷戀或者戚戚於昨日的傷痛,是不可取的。要是把思想停留在已經消失的歲月中,必定不能自拔,故步自封,這是蠢人的行為、庸人的思維。
鮑額爾是一位名醫,他越來越多地接觸到因煩惱和憂慮而生病的人。總是有這樣一類人,因為過於煩惱過去和憂慮未來,長期悶悶不樂,毀壞了健康。為了有效地醫治好這類人的疾病,他給自己的病人開出了一個簡單卻有效的方子:“每一個刹那都是唯一”。意思就是說:我們活在今天,就隻要做好今天的事,做好了就行了,並無須擔憂明天或後天的事;我們活在此刻,就要好好珍惜此刻的光陰,每一個刹那都是唯一,都是一去不複返的。
鮑額爾醫生說:“無限珍惜此刻和今天,還有什麼事情值得我們去擔心呢?每天隻要活到就寢的時間就夠了,往往是那些拿不可知的事情來煩惱自己的人英年早逝。”
的確如此,每天都處於憂慮中,身體就像一根繩子,拉來拉去,遲早總會拉斷。過去和未來都不存在,隻有當下才是真實的。修造命運的專注點,著手處就隻能是“當下”,舍此別無他途。如果人總是留戀過去,就會被內疚和後悔套牢,在企求改變舊現實的苦悶中無法解脫;如果人總是擔心將來,就會把不可能發生的情況吸引進現實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