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富人的思維有何不同——想致富就必須看透的財富思維(4)(1 / 2)

有個年輕奮發的國王登基了,為了完善地治理好自己的王國,他決心學習天下的智慧。為此他征召了國內的智者,命令他們把所有的智慧圖書都搜尋來,供他閱讀學習。

5年過去了,智者們辛苦地趕回來了,身後的駱駝隊背著總共5000本智慧寶典。國王一看頭都大了,這麼多書如何看得完啊,就命令智者們去精簡濃縮。

5年過去了,智者們求見,身後的駱駝隊背回來500本書,國王還是嫌太多了。

又過了5年,智者們帶回來50本巨著。這時候國王已被各種問題搞得心煩氣躁,也更沒有耐性,50本還是覺得太多。

又是5年的時間過去了,當智者們把辛辛苦苦濃縮成的一本書進獻到國王麵前時,他早已沒有興趣看這本書,也沒有時間去實踐這些智慧了。國內問題叢生,國外敵人不斷入侵,國王自己也有百病纏身,任何智慧都來不及解決他的問題了。

如果人總是要等到一切客觀條件齊備才能夠決心行動的話,那麼即使真的有那麼一天,他也未必真的會行動,更不要說等到那個時候行動的時機早已錯過了。也許隻要努力行動,就會有收獲。而選擇了等待,萬事都會來不及。

現在你明白為什麼有夢想的人也不一定能成大事了吧?光有夢想是不夠的,在取得成功之前,你必須為實踐自己的理想而認真努力,抱著一股堅持到底的決心,並且馬上行動!一次行動勝於千百次胡思亂想,要成就大事,關鍵就在於行動。

成功的人、富有的人都是有行動力的人。首先,成功的第一步,就是要知道所求的是什麼?也就是精確地界定你所要的目標。第二步就是要知道該怎麼去做,否則,就永遠隻是在做夢而已。想要成功,就應立即采取最有可能達成目標的行動。第三步則是發展敏銳感來辨識回饋的訊號,即行動的凶吉,並快速從行動的結果中辨識出是接近了目標還是偏離了目標。任何行動都來自於思想,行動就是達成目標的做法,也是促使成功最不可或缺的關鍵因素。在知識沒有落到善於活用之人的手中之前,它也隻能算是潛藏的力量,還算不上是利器。

有的人計劃了一輩子,卻從來沒有行動過。想著容易,行動難;把想法化為行動,則是世界上最困難的事。如果你每天都在想要做什麼,有什麼樣的夢想,而不去付諸實際行動的話,那夢想永遠就隻會是夢想,成功永遠不會到來,你也將一直是個窮人,頂多是一個有著豐富的夢想的窮人。

所以,不論事情大小,馬上行動,的確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但拖延卻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有的行事習慣,而典型的失敗者都是用一大堆的理由來拖延行動,甚至是以自欺欺人的方式來逃避事實,久而久之,不但養成了壞習慣,而且也把自己排列在輸家的行列之中了。

我們都認為是成功的富人皆具有天賦異稟,或者是有異於常人之處,可是,深入探究之後才發現:他們都是行動上的巨人。

如果決心要脫離失敗者、貧窮者的行列,那麼立刻行動的勇氣必不可少,首先得明確地找出為什麼會因拖延而導致不能立刻行動的原因,並分析自己的態度或認知上是否有障礙,因為唯有讓根本的問題浮出台麵,才能徹底找出解決之道。如果,準備是重要的,那麼緊接著更重要的事,就是采取行動。如果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去準備,光是製訂諸多方法策略,最後卻沒有行動,那豈不是紙上談兵麼?

要想讓夢想成真,就得從小培養積極行動的能力。行動是我們實現夢想的必然手段,沒有行動就不可能實現夢想。

隻要是自己認定的事情,就要迅速做出決策。就像“電腦巨人”王安博士所說過的那樣:“猶豫不決固然可以免去一些做錯事的機會,但也失去了成功的機遇。”

行動,是夢想成真的必經之路。沒有誰的成功是從天而降的,富人往往和刻苦、勤奮、努力等詞彙相關相聯,而這些詞,無一不是要求實際行動的。

(九)慣性思維:你的習慣影響著你的命運

人的行為習慣,是已經根植在性格裏的特質。良好的習慣會把人引向幸福、成功之路,惡劣的習慣卻可能毀掉一個人。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欲望,但在這條道路上,必定會培養出或有益或有害的行為習慣而不自知。

幸福是對重複的追求,所謂重複就是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堅持同一種行為模式和情緒模式,換言之,幸福是對習慣的滿足和追求。人的品德基本上是由習慣組成的。俗話說:思想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習慣,習慣決定品德,品德決定命運。習慣對我們的生活有著絕對的影響,因為它是一貫的。好的習慣帶來好的命運,壞的習慣導致壞的命運。在不知不覺中,習慣長年累月地影響著我們的品德,暴露出我們的品性,左右著我們的成敗。

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本性指的就是為人處世的習慣。“習慣決定著一個人的命運”。任何一個好習慣的養成都不會是一蹴而就、輕而易舉的,習慣的形成,往往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當好習慣一點一滴形成時,成功的花朵正在我們的雙手中努力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