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越是大度越能贏得人心。比如前涼宋混執政的時候就曾把過去差一點刺死自己的玄臚用為心腹,一次宋混問玄臚:“你那一槍幾乎要了我的性命。現在我大權在握,你不怕我報複你嗎?”玄臚說:“那時候我受人重恩,一槍刺去惟恐刺你不中;現在你想怎麼處置就怎麼處置,我也沒什麼可怕的。”宋混見他坦率,便不計前嫌,更加重用他。
這就叫大度。實踐證明,越是大度者才越能籠絡人心。常言道“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這話不差,諸葛亮戰勝孟獲靠的就是七擒七縱,終於使孟獲心服口服。有人擔心對仇人過度寬鬆會不會留下後患,其實大可不必擔心。一般來說,沒有人在做事情時不權衡利弊的。
姚崇是唐玄宗時期有名的宰相,權傾當朝。
在姚崇的同窗之中,有一人深得姚崇的敬佩,那是在姚崇考中秀才後,與一位叫張宗全的秀才同拜一位老師門下繼續深造,以期將來能考中進士,光宗耀祖。
一次,老師要姚崇與張宗全就某個題目寫一篇文章,兩天之後他要考核。這兩位學生下去都精心做了準備,將自認為寫得最好的一篇交了上來。事有湊巧,姚崇與張宗全所寫的內容幾乎完全一樣,且觀點也相當一致,這如何不使老師為之惱火?沒想到自己門下兩位最得意的門生敢剽竊他人作品,這如何了得?
看到這種情況,姚崇據理力爭,聲明文章絕非剽竊。而張宗全的作品也非剽竊他人,但為了平息老師的怒火,就對老師說:
“這實屬學生不該,前兩天與姚崇兄弟論及此題,姚兄高談闊論,學生深感佩服,遂引以為論。”
老師聽到這番話,也知錯怪了兩位學生,就平息了心中怒火。事後姚崇心裏為此深感佩服,為張宗全的廣闊胸襟所感動。姚崇當了宰相以後,遂向唐玄宗推薦此人,唐玄宗在親自考核張宗全的才華之後,深以為信,便封了他一個正三品官銜,專職外藩事務。
可見,寬容的胸襟最能感動他人!張宗全正是用自己寬容的胸襟和話語打動了宰相姚崇,從而使自己的仕途變得平順坦蕩。
以寬容、謙讓的姿態去處理與他人之間的矛盾,用寬容的胸襟去包容對方,這樣彼此之間就會化幹戈為玉帛。而寬容別人還能使對方欠你一筆人情債,你也可能因此獲得意外的收獲。
在現實生活中,那些小肚雞腸、睚眥必報的人向來為人所不齒,而那些寬宏大量、待人以寬的人往往受到人們的尊敬和推崇。在社交中,要想贏得他人的友誼和真心,你就應該在言語間袒露你的寬容。
愛,讓我們溫暖!
不肯饒恕是一塊巨大的堅冰,它會凍結你的心,讓你變得越來越冷漠,無法感受生活的快樂。而愛心就是最火熱的熔爐,隻要你願意更多地付出愛心,那就一定會打破冷漠,擁有更多的快樂。
一個小男孩和小朋友們一起在草地上玩耍。突然,旁邊的一個小夥伴跑過來推了他一下,他順勢倒地,膝蓋上擦破了一大塊,那個小夥伴卻蹦蹦跳跳地拉了其他的小夥伴跑遠了。他哭著走回了家,從此,心裏便結了一層冰,他拒絕那個小夥伴和他一起玩。
長大之後,談了六年的女友突然提出和他分手,並投入別人的懷抱。他傷心欲絕,心裏的冰更厚了。工作越來越不順手了,評優的時候,他落榜了。他怨天尤人,他的心被冰凍了,他覺得活在這個世界上已經毫無意義了。他決定悄悄地離開這個世界。在一個夜深人靜的夜晚,他喝了一瓶安定,躺在床上安靜的睡去,醒來時發現自己正睡在醫院的病房裏,一位護士告訴他有嚴重的胃潰瘍,並說病區裏有個可憐的年輕女病人,情緒悲觀低落。如果他能寫一些情書給她,或許可以使她振作起來。青年人開始給她寫第一封信,接著,第二封……信中,他假稱曾經匆匆見過她一麵,從那時候起,他一直忘不了她。他提議,待到他倆都痊愈了,也許他們能結伴到公園去散步。
寫信給他帶來了歡樂——很久沒有感受過的歡樂。他開始漸漸地康複。他寫了許多信,不久,他能生氣勃勃地在病房裏踱步了。又過了段時間,醫生通知他馬上就可以出院了。
但他感到有點失望,因為他還未見過那位少女。給所傾慕的人寫信,使他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想到她,哪怕見一麵也好!
他請求護士允許自己到那位少女的病房去探望她,護士同意了,並告訴他病房號。但是,當他找到這間病房時,卻發現沒有這樣一位少女。
這時,他才了解到事情的真相:那位護士竭盡全力使他恢複了健康。當她看到他悲觀失望,察覺到他對每個人的苛求、怨恨心理,她認識到這個青年人所需要的是“人生的希望”,希望能使他振奮,幫助他戰勝自己。她深知,對於一位病友,對於一位同病相憐的少女的同情和關懷,能喚起青年人對生活的渴望。於是,她為他虛構了一位不幸的少女。正是這位虛構的少女,將他從精神沉淪中拯救出來。
從此,他的心裏感覺到有一種暖暖的東西流遍全身。心裏的冰開始融化。心情也慢慢的好起來了。在以後的日子裏,因為他的笑臉和熱心,他的周圍朋友也多了起來,還找到了一個不錯的女朋友,工作也漸漸有了起色。有一天,他突然發現陽光很明媚、女友很美、同事很友善、朋友很可靠……活著很愉快。
愛心就像冬日裏的暖陽、夏日裏的涼風,擁有了它,你就可以擁有更多的快樂,讓自己的人生更加美好。
寬廣的心胸成就不凡的人生
“宰相肚裏能撐船”,擁有這樣的胸襟的人,才能得到世人的尊重和欽佩。世界因為包容而存在,萬物因包容而繁榮,作為人類,更要學會包容。縱觀曆史曾經叱吒風雲的大人物無一不是有一顆寬廣的胸懷,能容他人所不能容而名揚世界。
林肯曾用愛的力量在曆史上寫下了永垂不朽的一頁。當林肯參選總統時,他的強敵斯坦頓為著某些原因而憎恨他;斯坦頓想盡辦法在公眾麵前侮辱他,又毫不保留地攻擊他的外表,故意用話使他窘困。盡管如此,當林肯獲選為美國總統時,須找幾個人當他的內閣與他一同策劃國家大事,其中必須選一位最重要的參謀總長,他不選別人,卻選了斯坦頓。
當消息傳出時,一片喧擾,街頭巷尾議論紛紛。有人跟他講:“恐怕你選錯人了吧!你不知道他從前如何誹謗你嗎?他一定會扯你的後腿,你要三思而後行啊!”林肯不為所動地回答他們:“我認識斯坦頓,我也知道他從前對我的批評,但為了國家前途,我認為他最適合這份職務。”果然,斯坦頓為國家以及林肯做了不少的事。
過了幾年,當林肯被暗殺後,許多頌讚的話語都在形容這位偉人,然而,所有頌讚的話語中,要算斯坦頓的話最有分量了。他說:“林肯是世人中最值得敬佩的一位,他的名字將留傳萬世。”
包容是化解仇恨的最佳武器,能融化世上最冷酷的心,能遮掩一切過錯;包容使人不再受到怨恨的捆綁,而能享受心靈真正的自由。
英國首相丘吉爾在執政期間盡力為民且為人高尚,深受民眾的擁護和愛戴。但是丘吉爾的某些做法也損害了一些人的利益,使得他們對丘吉爾頗有微詞。
有一次,丘吉爾去參加一個重要會議。在會議上有一位女士對丘吉爾不留情麵地破口大罵,說:“如果我是你太太,我一定會在你的咖啡裏下毒!”會議上的氣氛立刻緊張起來,與會人員都望著丘吉爾,想知道他會怎樣應付這個突發事件。隻見丘吉爾微笑著答道:“如果你是我太太,我一定將此咖啡一飲而盡。”大家不由得都在心中為他喝了聲彩!
人生在世,難免會受到別人的批評與指責。如果你被批評,那是因為批評你的人會獲得一種重要感,這也說明你有成就,而且是引人注意的,所以你根本沒有必要去生氣。與其氣呼呼地去跟人爭辯、理論,倒不如用幽默之語、包容之心將對方的批評與指責化解。
美國一位來自伊利諾伊州的議員康農在初上任時的一次會議上,受到了另一位代表的嘲笑:“這位從伊利諾伊州來的先生口袋裏恐怕還裝著燕麥呢!”
這句話是諷刺他還沒有掙脫農夫的氣息。雖然這種嘲笑使他非常難堪,但也確有其事。這時康農並沒有讓自己的情緒失控,而是從容不迫地答道:“我不僅在口袋裏裝有燕麥,而且頭發裏還藏著草屑。我是西部人,難免有些鄉村氣,可是我們的燕麥和草屑,卻能生長出最好的苗來。”
康農並沒有惱羞成怒,而是很好地控製了自己的情緒,並且就對方的話“順水推舟”,做了絕妙的回答,不僅自身沒有受到損失,反而使他從此聞名於全國,被人們恭敬地稱他為“伊利諾伊州最好的草屑議員”。
學會包容,本就是處世的需要。這世間並無絕對的好壞,而且往往正邪善惡交錯,所以我們立身處世有時也要有清濁並容的雅量。待人包容,不僅使指責你的人達不到預期的目的,而且還向世人彰顯了你的大度,何樂而不為呢?
我們證明自己比別人強的一個有力籌碼就是:我們有容人之量。
寬容是陽光,明亮心房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惟寬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載物。
大海,正因為它極謙遜地接納了所有的江河,才有了天下最壯觀的遼闊與豪邁。我們像海一樣寬容吧!那不是無奈逃避,不是無力退縮,不是無原則忍讓,那是力量和智慧的和諧統一。寬容是一種胸懷,一種素養,一種氣魄,一種境界,一種風度,一種財富。
從前有一個富翁,他有三個兒子,在他年事已高的時候,決定把自己的財產全部分給三個兒子,但店鋪隻能留給其中的一個。富翁於是想出了一個辦法:他要三個兒子都用一年的時間去遊曆世界,回來之後看誰做的事情最高尚,誰就是這家店鋪的繼承者。
一年時間很快就過去了,三個兒子回到家中,富翁要三個人都講一講自己的經曆。
大兒子得意地說:“我在遊曆世界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受傷的年輕人。他十分信任我,把一袋金幣交給我保管,我就把那袋金幣原封不動地按地址交還給了他的妻子。”
二兒子自信地說:“當我遊曆世界的時候,來到了一個貧窮落後的村落,看到一個可憐的小孩子不幸掉到河裏,我就立即跳下去,從河裏把他救了起來,並把他送回了家,還留給他們一筆錢,讓他們做生意。”
三兒子猶豫地說:“我倒沒有遇到大哥、二哥碰到的那種事,可我遇到了一個壞人,他盯上了我的錢袋,一路上總想害我,有一次差點死在他的手上。可是有一天我經過懸崖邊,看到那個想害我的人正在懸崖邊的一棵樹下睡覺,當時我隻要抬一抬腳就可以把他踢到懸崖下,但我想了想,覺得不能這麼做,正打算離開時,又擔心他一翻身會掉下懸崖,於是叫醒了他,然後就繼續趕路了。這實在算不了什麼有意義的經曆。”
富翁聽完三個兒子的話,滿意地點了點頭說到:“誠實、見義勇為都是一個人應有的品質。有機會報仇卻放棄,並幫助仇人脫離險境的寬容之心才是最難能可貴的,我的店鋪就是老三的了。”
包容的是別人,受益的卻是自己。這個故事所告訴我們的也許並不僅僅是這一點。但富翁把寬容之心列為最高尚的品質,卻也不無道理。是的,在學習和生活中,如果你能長存包容、仁愛的心態,那麼,你將因此受用一生。
寬容是生活的潤滑劑。人心不是靠金錢和權力征服的,而是靠寬容和大度征服。對他人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尊重,多一些關愛,就是為自己拓寬一條路,為他人疏通一條河,為人際和諧注入了凝聚劑。大度能容天下難容之事,這樣,你會處處路順,事事舒心。
寬容別人是一種美德。常言道: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處世讓一步為高,待人寬一分是福。寬容就是不計較別人的過失,不計較別人的錯事,對傷害過自己的人要客觀正確對待,原諒別人的過錯。為什麼要一門心思隻想證明人家的錯誤,而不去想一想人家是否有合理之處?在人與人相處的過程中,總難免有所過失和私心,有的過失也許會有意無意地對你造成極大的傷害或者利益的重大損失。當遇到這種情況時,能以海一樣的胸懷寬容對方,用智慧和善心化解矛盾,那才是人中豪傑。
寬容自己是一種智慧。寬容自己就是正確對待和善待自己,尤其是對自己的過失,不要總是揭開傷口折磨自己,在陰影裏咀嚼自己的痛苦,耿耿於懷,把心情弄得亂七八糟,人非聖賢熟能無過。知錯就改,敢於剖析自己、麵對自己,就是戰勝了自己。拿得起,放得下,調整心態、忘記過去、放下包袱輕裝上陣,讓自己的心境變得愉悅起來,鮮活起來,明亮起來。
寬容,化幹戈為玉帛
在與人交談時,難免會發生爭論。當雙方的爭論已經發展到“劍拔弩張、一觸即發”的狀態時,得理占勢的一方應當有“得饒人處且饒人”的風範,而不應該對另一方窮追猛打。此時,避開言語的鋒芒,就能避免矛盾衝突的升級。當然,“饒人”也需要講究語言藝術,就是要在無損雙方麵子和尊嚴的情況下達成妥協。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注意選擇恰當的語言方式和技巧:
(1)息幹戈,妙設難題巧誡人
在雙方激烈的爭辯中,占理的一方如果認為說理已無法消除歧見,不妨采取一種“外強中幹”的警示性語言中止爭論,將一個兩難選擇擺在對方麵前,就能收到警心誡人、平息幹戈的效果。
生物學家巴斯德,一次在實驗室工作時,一個男子突然躥進來,指責他誘騙了自己的老婆。爭論中對方提出決鬥。清白無辜的巴斯德完全可以將對方趕出門去,或者奮起決鬥,但是那樣並不能解決問題,甚至會造成兩敗俱傷的惡果。這時候巴斯德沉著地說:“我是無辜的……如果你非要決鬥,我就有權選擇武器。”對方同意了。巴斯德指著麵前的兩隻燒杯說:“你看這兩隻燒杯,一隻有天花病毒,一隻是淨水。你先選擇一杯喝掉,我再喝餘下的一杯,這該可以了吧?”那男子一下子怔住了,陷於難解的死結麵前,隻得停止爭論與挑戰,尷尬地退出了實驗室。
正是巴斯德提出的綿裏帶刺的難題,才使決鬥告吹,幹戈止息。
(2)化窘迫,類比影射巧暗示
一般說來,爭辯中占有明顯優勢的一方,千萬別把話說得過死過硬,即使對方全錯,也最好以雙關影射之言,迫使對方認錯道歉,從而體麵地結束無益的爭論。
一位顧客在一家餐館吃飯,發現湯裏有隻蒼蠅,不由得大動肝火。他先質問服務員,對方全然不理。他找到餐館老板,抗議道:“這一碗湯,究竟是給蒼蠅的還是給我的,請解釋。”那老板隻顧訓服務員,卻不理睬他的抗議。他隻得暗示老板:“對不起,請您告訴我,我該怎樣對這隻蒼蠅的侵權行為進行起訴呢?”老板這才忙換來一碗湯,並謙恭地說:“你是我們這裏最尊貴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