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九月 力爭上遊的職場態度(3)(1 / 2)

是誰施予你工作的壓力?是誰在給你製造麻煩?你失去了自己生活的控製權嗎?成功的人生就是擁有足夠多的財富嗎?金錢擁有什麼樣的能量呢?

成功是你隨時可以選擇的人生體驗,尋找你本來具備的心靈力量。鄭李錦芬是有智慧的,她深知職業不僅是人謀生的工具,同時還是其探索人生奧秘,尋找人生樂趣的源頭。

在現實的壓力之下,如果你能改變觀念,適時而進,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隨著現實的變化,我們必須隨之調整自己的觀念、思想、行動及目標。這是生存的必須。

如果我們有辦法來改變現實,使之適合我們能力和欲望的發展需要,是最難能可貴的。

行動指南

適應現實的變化而迅速改變自己的觀念。善做職場的有心人,用無窮的智慧去獲取更多。

第四周 不斷總結

星期一 抓住機會變化成長

我本身很幸運,我是隨著這個公司成長的。我加入安利的時候它才剛剛進入香港市場,我是公司的第五個員工。隨著公司的發展,我開始也負責台灣市場,後來台灣市場發展起來,大陸又出現了好的投資機會。所以我的工作不是30年都在同一個崗位做同一個事情,而是有很多變化。

——鄭李錦芬出席安利深圳分公司開業12周年慶典時如是說

背景分析

提升心境,才能改變環境。要想眾人服你,你必先服於人。要想做一流的領導者,先做一流的追隨者。領導人不是等事情發生的人,而是讓事情發生的人。

跟隨一個公司成長,個人就會鍛煉出百變的能力,也因此經曆承擔——成長——成熟——成功——成就的過程。鄭李錦芬成長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有誌於施展才華的人們:培養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通過不斷的付出積累寶貴的商業經驗,學習豐富的專業知識,成就更加豐盛、精彩、自信的人生。

行動指南

跟隨才能得精髓,會跟才能生慧根。不是能力讓你成功,是合力讓你成功。

星期二 職場中沒有如果

生活中沒有如果,要懂中國國情。這一條歸結為安利在中國成功的理由之一。

重視中國市場,尊重中國國情,遵守中國規則,這一切的結果是贏得中國市場。

——2010年4月,鄭李錦芬接受上海《文彙報》記者訪談時如是說

背景分析

不但生活中沒有如果,職場上也沒有如果。每個人今天的成長,源於昨天的經曆。你現在的生活狀態源於你三五年前的選擇。曾有人巧妙地比喻鄭李錦芬女士的職場曆程,如果安利是部戲,那麼鄭太就是女一號!幾十年如一日,唱好職場這出戲說得容易,要是沒有主動精神肯定不行,職場的發展不容許你有太多的如果,或是報以太多的借口。

講一個與“如果”相關的寓言故事: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門前嬉戲,吵鬧至極。老人將計就計,出去給每個孩子25美分,並感謝他們給這裏帶來了熱鬧。第二天,老人給了每個孩子15美分。第三天,老人僅給了五美分。孩子們勃然大怒,“一天才五美分,知不知道我們多辛苦!”

在這個寓言中,老人的算計很簡單,他將孩子們的內部動機“為快樂而玩”變成了外部動機“為得到美分而玩”,而正是他操縱著美分這個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縱了孩子們的行為。寓言中的老人,像不像是你的老板、上司?而美分,像不像是你的工資、獎金等各種各樣的外部獎勵?進而推想一下,我們的職場,如果你過分貪圖金錢,一定會丟失屬於自己的快樂。

當我們盤點鄭李錦芬的職場路徑時,我們始終看到,對於這份工作,她是很享受的,她一直在享受和安利一道創造輝煌的快樂。

行動指南

修正自己的欲望,抑製情緒的波動,不要企圖控製外部因素,不要在乎外部的評價。

星期三 麵對逆境從頭起航

超越不單單要在順境中乘勝追擊,更在於麵對逆境從頭起航。

——鄭李錦芬所寫的家書節選

背景分析

麵對逆境追求勝利,不僅發生在曆史故事之中,也發生在現代職場故事當中。

比如灣仔碼頭水餃的創始人臧健和女士。1977年,臧帶著兩個不到10歲的女兒去泰國投奔已分離三年的丈夫,誰知重男輕女的婆婆此時已另為兒子娶妻生子。臧健和帶著兩個女兒輾轉到了香港,租住在一間僅四平方米、沒有窗戶的小屋裏。為了養家糊口,臧健和一天要幹刷碗、打針、洗電車三份工作,睡眠時間隻有三四個鍾頭。不幸總是接踵而來,臧健和在刷碗時被撞傷了腰,社會福利部門告訴她可以享受“公援金”。正迫切需要幫助的臧健和對此竟然婉言謝絕了,“我母親一直教育我:‘凍死迎風站,餓死不彎腰。’”臧健和購置了小木車、火爐子等必要的工具,在香港繁華的灣仔碼頭邊擺起了水餃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