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七月 持續學習造就競爭力(3)(1 / 2)

好的學習能夠帶來曆練和改變的機會。學習的時間雖然很短,但是可以習得很多可貴品質、積累很多寶貴經驗、彰顯很多優良作風。活動給你的啟迪,是伴隨你一生的寶貴財富。

行動指南

我們很多人在職場中不成功,最大障礙是在自己心裏。阻礙成功的最大敵人是自己。這種缺陷隻有通過不斷的學習才能化解。

第四周 學的價值

星期一 學有所得,學以致用

大家都是帶動公司市場發展的中堅力量,在營銷隊伍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希望大家能夠在培訓中心學有所得,學以致用,將正確的理念、知識、信息融合到實際工作中。公司也將不斷探索新的思路、新的方法,一如既往地支持大家、幫助大家,與大家共同成長、共同進步、共創輝煌。

——鄭李錦芬在安利(中國)培訓中心的演講節錄

背景分析

在鄭李錦芬的卓越管理下,培訓和學習已然成為每個營銷人員的福利。2004年10月18日,安利(中國)培訓中心(ACTI)首期精英培訓在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一個風景秀麗的山村中舉辦。ACTI以“勵學興業,修德致遠”為校訓,是安利全球第一個營銷人員專屬的培訓學校,也是直銷業內由公司全麵主導營銷人員培訓的實踐先鋒。安利產品已經聲譽卓著,公司還要做的就是將營銷隊伍打造成同樣卓越的品牌。

在這樣的理念指導下,鄭李錦芬將培訓辦成了人人都可享受的公共福利。這一“福利體係”充分整合公司各方麵培訓資源,包括必修、進修、選修三大板塊。

中國30萬活躍的安利營銷人員讓鄭李錦芬感動和牽掛,因為她和他們一起在中國的土地上成長,沐浴著中國經濟改革開放帶來的繁榮,成就著自己的理想。

行動指南

不要單純地把學習當作一種高層管理人員發放給營銷人員的福利,它同樣也是職場之中非常重要的東西。唯有學有所得,方能學以致用。

星期二 我是公司培養出來的

我是安利公司培養出來的,安利的成功絕不是個人英雄主義在起作用。別人看到的成功的背後,有著安利公司的一大批人才,這是團隊的功勞。

——2005年4月,鄭李錦芬接受《京華時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背景分析

為人親切,要求嚴格的鄭李錦芬一直推崇自己所服務的安利公司,“平凡的我,之所以有不平凡的經曆,是因為我處在一個非凡的企業。”

當鄭李錦芬建議安利人要有主見的同時,其實就是在期望安利人多加思考。

主見是一個人思考的結果,沒有思考的過程,是不會提出自己的觀點的。隻有多思考,才能形成自己對事物的確定意見或見解。

21世紀的競爭在於人才的競爭。除了斥巨資對現有員工進行相關的職業培訓,安利近年來還在各大高校實施“陽光育苗計劃”,為大學生提供就業前的培訓,同時傳播企業的價值觀。事實上,安利這一舉措也是在為自己吸引和聚集人才。

加強員工的培訓和吸附人才,激發著每一位安利人的潛能。加入一個優秀的企業就是成功的一大步,因為在這樣的一個熔爐中,你的能力將得到煉就。

行動指南

加入一個能培養你的企業之中,去快速地成長,等到你成為領袖人物之後,再接著培養團隊中其他的人。

星期三 員工成長關乎公司貢獻

同時,從公司長遠的發展考慮,隻有他們成長了,公司才會成長,才會有競爭力。安利提供給員工的是多門多類的、全方位的培訓,經過這樣的培訓,員工會為公司貢獻更多。

——2010年,鄭李錦芬接受《新經濟》雜誌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背景分析

飲水思源,隻有先給予員工培訓和學習的機會,員工才會給企業以及企業的高層管理者更多的回饋。“認識你,喜歡你,信任你,關注你,支持你。”是鄭李錦芬常說的一句話,也是她堅持一個態度。

知人善用,把員工放在最能展現其優勢的崗位上也是鄭李錦芬幫助員工成長的重要方式。例如,她主張許多職位招聘時首先會在內部員工網站上公布,鼓勵員工積極應聘。諸如此類的人性化管理手段,體現了她對員工獨一無二特質的尊重,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員工的潛能,使他們得以在各自的崗位上不斷收獲,不斷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