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百老彙大街證券交易所有名的經紀人斯坦哈特一向嚴肅刻薄、脾氣暴戾,以致他的雇員、顧客甚至太太見到他都唯恐避之不及。後來,他請教了一位心理學家,學會了微笑,一改舊習,無論在電梯上還是在走廊中,不論是在大門口還是在商場裏,逢人三分笑,像普通的職員一樣虔誠地與人握手。結果,斯坦哈特不僅和妻子和睦相處,相親相愛,而且商場顧客盈門,生意興隆。從這個意義上說,微笑帶來的還不是利潤嗎?
不要自尋煩惱
幾位分別了多年的同學相約去拜訪大學的老師。久別重逢,師生都很高興。老師關切地問學生生活得怎麼樣。不料,一句普通的問話就勾起了大家的滿腹牢騷,大家紛紛訴說著生活的不如意。生活煩惱多呀,工作壓力大呀,做生意的商戰失利呀,當官的仕途受阻呀,婚姻乏味呀,未婚的難以覓到知音……仿佛所有的人都成了命運的棄兒。
老師笑而不語,從廚房拿出一大堆杯子,擺在茶幾上,讓大家自己倒水喝。老師家的杯子很多,形態各異,有瓷的,有玻璃的,有塑料的,有的杯子看起來豪華而高貴,有的則顯得普通而簡陋……
由於大家說了半天,大概都口幹舌燥了,便紛紛拿了自己看中的杯子倒水喝。等所有人的手裏都端了一杯水時,老師說話了,他指著茶幾上剩下的杯子說:“你們有沒有發現,你們手裏的杯子都是最好看最別致的杯子,而像這些塑料杯沒有人選它。”這有什麼可奇怪的呢?誰不喜歡拿一個漂亮的杯子呢?
大家麵麵相覷,不知道老師葫蘆裏賣的是什麼藥。老師終於揭開了謎底:“這就是你們煩惱的根源。大家需要的是水而不是杯子,但我們有意無意地會去選擇漂亮的杯子……”說到這裏老師停了下來。
“這就如同我們的生活——如果生活是水的話,那麼,工作、金錢、地位這些東西就是杯子,這些隻不過是我們盛起生活之水的工具。”一個同學若有所悟地說。
“其實,杯子的好壞,並不影響水的質量。如果將心思花在杯子上,大家哪有心情去品嚐水的苦甜,這不是自尋煩惱嗎?”又有一位同學也明白了。
大家沉默不語,老師發出了會心的微笑。
每個人都曾有過煩惱或正在煩惱著,其實,這些煩惱都是自找的。浮躁的人往往樂於自尋煩惱。你可以尋找甜蜜的愛情,可以尋找美好的生活,但千萬不要自尋煩惱。實際上,煩惱也是一樣,隻要我們把它擋在時間的大門之外,那麼它就永遠不會進入我們的心靈來騷擾我們了。不管是多麼糟糕的事情,一天之後,便會成為過去。
生活中不可能沒有煩惱,但讓我們體會更深的,通常是自尋的煩惱。土著人在宗教禮拜中,通常用各種殘酷的方法殘害自己的身體,而且還以此作為虔誠的標誌。對於這種行為,我們難道不覺得既可憐又可笑嗎?但是,在嘲笑這些士人的同時,我們發覺自己也並不高明。我們不也是常常用種種精神刑具來折磨自己嗎?常常懷著各種杞人憂天和不祥的預感來自尋煩惱嗎?
人們有40%的煩惱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20%是杞人憂天,22%實際上並不存在,剩下的18%則是既成事實,再怎麼擔心煩惱也沒用。對任何既成事實的過失或者災禍,不必煩惱,也不必因此而不停地責備自己或他人,而應把思想和精力放在努力彌補過失,減少損失方麵。否則不僅於事無補,而且還會增加煩惱,擴大事態。
很多人陷在煩惱的泥潭裏不能自拔,而懂得排遣煩惱的智者則能泰然處之。以下介紹一些化解煩惱的方法。
第一,不要有過多的欲望(指貪婪的欲望,並非前麵所說的求生的欲望)。人的欲望通常都是煩惱的根源。越不切合實際的欲望,越是額外的欲望,人的煩惱也就越多。所以,如果你能夠保證自己正處於進取的狀態,而不是消沉,那麼就要消滅掉那些貪婪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