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專注於最有價值的目標——目標定位助你“做好”(2)(3 / 3)

“沒滿!”學生們大聲說。

然後專家拿過一壺水倒進玻璃瓶,直到水麵與瓶口齊平。他望著學生,“這個例子說明了什麼?”

一個學生舉手發言:“它告訴我們:無論你的時間表多麼緊湊,如果你真的再加把勁,你還可以幹更多的事!”

“不,那還不是它真正的寓意所在。”專家說,“這個例子告訴我們,如果你不先把大石塊放進瓶子裏,那麼你就再也無法把它們放進去了。

一個人在工作中常常會被各種瑣事、雜事所糾纏,有不少人由於沒有掌握高效能的工作方法,而被這些事弄得精疲力盡,心煩意亂,總是不能靜下心來做最該做的事;或者是被那些看似急迫的事所蒙蔽,根本就不知道哪些是最應該做的事,結果白白浪費了大好時光。

對於員工來說,若不會管理自己的時間,永遠不可能成為一個優秀的員工。

一名員工要很好地完成工作就必須善於利用自己的時間。對時間的有效管理直接關係到員工工作效率的高低。工作是很多的,時間卻是有限的,時間是最寶貴的財富。不會合理地使用時間,計劃再好,目標再高,能力再強,也不會產生好的結果。不懂得利用時間的員工就是最無能的員工,浪費時間就等於浪費企業的財富。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員工,就必須養成嚴格遵守時間的習慣,必須按時完成任務,改變對時間的漠視態度。員工不應被動地被時間牽著鼻子走,而應主動地把握時間、規劃時間、管理時間,讓有限的時間發揮更大的效用。

不會有效利用時間的員工是最令人討厭的。500強之一公司的老總就曾說過:“我不喜歡看見報紙、雜誌和閑書在辦公時間出現在員工的辦公桌上。我認為這樣做表明他並不把公司的事情當回事,他隻是在混日子。如果你暫時沒事可做,為什麼不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同事呢?”

會不會利用時間不是單純地看某個人在工作時間內是不是忙個不停。有很多員工,從早忙到晚,不但在工作時間忙個不停,而且經常加班加點。表麵上看,他好像很努力,很會利用時間,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很多從早到晚忙個不停的人的工作績效並不突出,有些還相當低。這是為什麼呢?就是因為他們每天都在“瞎忙”。有效地利用時間絕對不是“瞎忙”,而是高效率地利用時間,使每一分、每一秒都產生最大的效益。

美國一大公司的董事長賴福林就是一個有效利用時間的能手。他每天清晨6點之前準時來到辦公室,先是默讀15分鍾經營管理哲學的書籍,然後便全神貫注地思考本年度內必須完成的重要工作,以及所需采取的措施和必要的製度。接著開始考慮一周的工作,這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他把本周內所要做的事情一一列在黑板上。之後就在去餐廳與秘書一起喝咖啡時,把這些考慮好的事情——小至職工的孩子入托,大到公司的大政方針和計劃,幾乎他認為重要的事情都一起商量一番,然後做出決定,由秘書具體操辦。

賴福林的時間管理法,極大地提高了自己的工作效率,推動了企業整體績效的提高。

著名的80/20定律告訴我們:應該用80%的時間做能帶來最高回報的事情,而用20%的時間做其他事情。把這個定律融入到工作當中,對最具價值的工作投入充分的時間,就可使自己避免陷入“瞎忙”的陷阱。

要想有效管理自己的時間,可以嚐試按照下麵幾點去做:

(1)分清主次,有計劃地做事

對一天的工作,要先進行整理,看看哪些是既重要的又緊急的,哪些是重要而不緊急的,哪些不重要而緊急的,哪些既不重要也不緊急的,分清事情的主次,該先做哪件事,後做哪件事,做到有的放矢,從容不迫。

(2)正確處理突如其來的雜事

對待突然插過來的無關緊要的電話、突然出現在桌上的文件等雜事小事,要敢於說“NO”,或者暫時放到一邊,別打亂了自己的工作思路和計劃。

(3)用合並同類項的方法做事

在同一時間段裏,把幾件事情的發生地點都圈在同一區域內,盡可能搭順風車,也可以利用別人提供的順便機會,搭客戶A的車去見客戶B,少走彎路,減少無謂的時間消耗。

(4)專事專辦

在做一些重要而棘手的事時,專門設立一個時間段,在這個時間段內,要避免打擾,更不能改變初衷去做別的事。

(5)事情總要一件一件地做

先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然後再去做下一件事,這樣才能保持頭腦清醒。

(6)充分利用時間

使每一分鍾都有所收益,還要學會與浪費時間的人劃清界限,有些人總是整天無所事事,參與他們的無聊對談,就休想成為一名有效利用時間的高手。如果有人找來,希望和你聊上一陣,可以直截了當地拒絕他,讓他明白現在不是閑聊的時間。

大多數重大目標無法達成的主因,就是因為人們把大多數時間都花在次要的事情上。所以,必須建立起優先順序,然後堅守這個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