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者的類型
辯者有許多不同的類型,根據不同的心理素質,可以把辯者分為老練型和稚嫩型、權威型和非權威型、感情型和理智型等類型。
1.老練型和稚嫩型
老練型的辯者由於富有辯論經驗,膽大心細,處變不驚,能夠很好地適應論戰的變化,一旦出現困境,也容易迅速尋找出解脫辦法。因而老練型辯者的心態,往往是成竹在胸,充滿自信,鎮定自若,沉著應戰。而稚嫩型的辯者,大多臨戰經驗少,底氣不足,缺乏自信,一旦遇到意外情況,容易驚慌,缺乏應變能力,擺脫困境的方法也少。然而老練型的辯者也容易囿於經驗,束縛其發揮創造性;稚嫩型辯者倘若能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倒容易放手發揮能動性與創造性,有時反而會使對手出乎意料,難以招架,從而出奇製勝。
不同類型的辯者,都各具長短,倘若在辯論實踐中不斷提高修養,避其短揚其長,繼而補其短揚其長,那麼不論是什麼類型的辯者,都能將自己培養、鍛煉成為雄辯家。
2.權威型和非權威型
權威型的辯者,往往有一定的知名度,比如是專家、學者,或者是雄辯家。由於權威的彌散效應,權威甚至也包括一些擔任領導職務的人。雖然他們並不見得是某方麵的行家裏手,也不見得具有高超的辯論修養,隻因為他們是領導,也會被人們視為權威型的辯者。權威型的辯者對於對立方的辯者,容易形成一種壓力,使之產生一定的畏懼感,這就便於權威型的辯者在辯論中取得主動。對於受眾,權威型的辯者也容易受到尊重與信任。這些都是權威型辯者優於非權威型辯者的地方。但是權威型辯者往往自己也有一定的心理壓力,他會擔心一旦有所失誤就會損害自己的權威形象,所以這種權威性會成為他的負擔,他的辯論往往會顯得拘謹,可能影響他的辯才的充分發揮。加之,正因其是權威型的辯者,對手可能會更加慎重地進行充分的辯論準備,更加周密地謀劃策略,更加謹慎地應付他們之間的辯論,這樣就會使權威型的辯者麵對更加嚴峻的辯論情勢。另外,正因為他是權威型的辯者,所以受眾對他的期望值也高,倘若他不能滿足這種期望而使受眾失望,那麼就容易失去支持,而置自己於窘境,終至敗北。因此,權威型辯者參辯,取勝的難度自然也會增大。而非權威型辯者,卻不像權威型辯者那樣存在種種心理負擔,也不會具有那些難度,反而顯得無拘無束;倘能無所畏懼,保持良好的競技心理狀態,則更容易充分發揮自己的辯論才華。
3.感情型和理智型
感情型辯者的情緒很容易處於高度興奮之中,不僅在語言上,而且在非語言表達上,感情色彩都非常強烈。他的語言充滿感情,麵部表情和體態動作也有豐富的感情,常常能夠感染對立方的辯者,也能使受眾為之動容。感情型的辯者能夠使辯論氣氛非常活躍,給人以深刻的強烈的印象。但是感情型的辯者,由於高度興奮,感情奔湧,往往容易離題,旁逸斜出,而且在論證時也易於忽略邏輯的嚴密。受眾雖然可能受其感染而感情激蕩,卻不一定能夠真正抓得住他的辯論的精華;對手呢,雖然也可能在感情上接受他的影響,但稍加鎮定,冷靜下來,不難發現其論證的弱點和破綻,而組織有力的反擊。感情型的辯者不易使對手完全折服。
理智型的辯者並非毫無感情色彩,而是他們能更多地運用智慧,以理服人。他們的辯論往往邏輯性強,論證也頭頭是道,讓人感到合情合理,無懈可擊。但是理智型的辯者進行辯論時,不能像感情型辯者那樣使氣氛活躍,往往顯得有些呆板,不易喚起受眾的興趣。但理智型的辯手卻常常能以他們嚴密的邏輯力量震懾對手。
感情型辯者的辯論對於受眾的影響往往立見成效;而理智型辯者的辯論對於受眾的影響,一旦發揮作用,就會相當穩定地使其形成與自己共同的趨向。
辯論的控製能力
辯論最需要的是理智,越是在辯論最激烈的時候越需要理智,絕不能讓辯論純受感情的支配。
1.控製場麵好成功
雙方平等、理由充足、服從真理是辯論的三原則。辯題必須具備現實性、可辯性和生動性。求同存異是合作的基礎,而辯論過程就是求同存異的過程。然而,由於辯論的任何一方都想推翻對方的看法,樹立自己的觀點,所以辯論在日常生活中是帶有敵意的語言行為,唇槍舌劍極易淪為意氣之爭。
控製場麵,不僅有利於辯者充分發揮才智,更有利於對合作的探求。
辯論必須在友好、和諧、寬鬆的氣氛中進行,一邊說話,一邊觀察對方和其他聽眾的反映,並且注意環境的變化,以適時調整演講內容和方法,使對方和其他聽眾願意聽下去。
遵循下列原則,構成了辯論控場的有效機製:
道德。辯論是為了交換意見,交流信息,加強對論題的多層麵理解,而不像培根所批評的那樣,“隻圖博得機敏的虛名,卻並不關心對真理的討論”。辯論雙方應持誠懇、謙虛、互相切磋、取長補短的態度。隻有這樣才會勝不驕,敗不餒,才不會計較個人得失,才會樹立起良好的“辯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