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經商篇(2)(3 / 3)

審時度勢,最為重要的是在變化莫測的形勢麵前,要認清、看準、分析透,而後就要毫不遲疑地實行相應的策略和措施。如果始終是觀望等待,不敢下決心,就會痛失時機,經營上也必遭失敗。

製造轟動效應

社會熱點或大眾關注的問題,往往影響麵大、傳播範圍廣,如果能借助到這一點,就像借到東風一樣,事半而功倍。

一年一度的高考,成了社會注目的焦點。莘莘考生,牽動眾人心。南京天純果料飲品公司借此打出一張漂亮的“高考牌”。

某年高考期間,南京地區的近萬名考生統一穿上了被稱為“高考文化衫”的T恤,趕赴考場。T恤上印有“送給你一聲祝福,一分希望”的字樣,別致的著裝使考生在夏日的人流中格外顯眼。近萬名考生分散在南京市的各個考場,構成一幅獨特的文化景觀,將天純果品飲料公司的形象帶到引人注目的各個角落,刮起了一陣“天純”旋風。

天純果品飲料公司為這次活動投資近20萬元。除向全市考生和有關教師發放1.2萬件文化衫外,他們還向南京考區的200多個考場提供了飲料、滅蚊劑和芳香劑,隨同文化衫發放的還有天純公司致考生的一封信。信中說:沉著、冷靜,將勝敗得失暫時忘卻,全身心地投入積極審慎的應戰,人生的價值不會取決於一時的成敗,隻要作出了無愧的努力,你就是命運的強者。全信言真意切,猶如一副“精神營養劑”。

高考是人生中難以忘卻的一次拚搏,天純公司選擇這樣的時機進入人們的感覺世界,可謂匠心獨具。這次成功的公關活動不但在石城傳為美談,還成為新聞記者捕捉的一條“活魚”,全國有20多家新聞媒介報道或轉載了此事,天純公司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大大提高,使天純飲品具有一種新的附加值,人們在品嚐飲品時會有一種別樣的感覺。這種感覺,正是價值連城的無形財富。

一天,張中從報上看到這樣一個消息:頭一天夜裏,長江大橋被醉酒司機撞壞了兩根欄杆,造成堵車。各報紛紛作了報道,全城幾百萬人都知道了此事。大橋管理處準備出錢修複。而具有與眾不同思維方式的張中卻想出了個巧妙的點子。

張中立即找到大橋管理處,問他們修複欄杆要多少錢。得到的回答是500元錢左右。當然他還得知:司機及其單位將被罰款2000多元。張中對管理處負責人說:“我有一個點子,隻要按此行事,可以把這次大橋被撞壞的壞事變成好事,並且還可以借此機會獲得幾萬元的收人。你們處也絕對會獲得整個社會的稱讚,尤其會令同行們佩服不已。”管理處經過考慮後答應了,協議當即定下:由張中來策劃這件事,所獲經濟效益分給他40%。

張中立即開始行動起來,先在報上刊登啟事:誰願意出資修複大橋,我處將於橋頭為其建造宏偉的紀念碑、廣告牌,以作永久紀念。紀念碑、廣告牌可以充分考慮出資者的設計心願,還將登報鳴謝。張中又派人四處去各廠家、公司、企業、銀行、協會遊說,告訴他們大橋有多少人流量、有多少車流量、其廣告作用有多巨大,還說明這個舉動的現實意義有多大。並保證:隻要大橋在,紀念碑、廣告牌也永遠存在(廣告內容可以變換)。這都是些誘人的條件。

精明的企業都知道全城幾百萬人都在同時注目、關心這件事。這個機會的廣告效果比花幾十萬元在報紙、電台上做廣告的效果好得多。

結果,響應的廠家、公司出乎意料地多。大家都紛紛解囊,要求“修複”大橋。

為此,大橋管理處共獲得30多萬元經費,除去修橋、建紀念碑、廣告牌外,淨賺21.6萬元。當然,張中從中也獲得了8萬多元的報酬。

百聞不如一見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在市場營銷過程中,要充分分析消費者心理,要努力使自己的產品在消費者中留下很深刻的印象。而做到這一點的最直接簡捷的方法就是給消費者強烈的視覺感官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