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言談篇(4)(3 / 3)

4.適當的停頓和暗示

有時候在一些特殊的場合,如領導固執己見時,勸告戀人對自己用心一點時,再怎麼說話總是不那麼適當,這時候就應該在話語的中間作適當的停頓,保持一段時間的沉默,如“我想……”“是嗎……”“是這樣啊……”讓對方感到你在為難,又是真心為對方著想。也可以運用適當的暗示,巧妙地表示自己的意思,如在對戀人表達自己希望對方能多關心一點時,可以暗示對方,自己需要關心,如“最近比較煩惱,一個人覺得不能應付”,“某某人從朋友那裏得到意外的驚喜”等,既顧及對方的情麵,又不傷害自己的自尊,結局也就會兩全其美了。

聽話聽聲,鑼鼓聽音

潛台詞原是戲劇電影術語,指角色台詞的內在實質,包括台詞中所包含的或未能由台詞完全表達出來的言外之意和未盡之言。言外之意和未盡之言,雖然沒有說出來,但它的意思是十分明白的,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完全可以理解。在舌戰中,就可以把一些傷人的又不便直說的話用潛台詞表達出來。實際上隻說半截話,另外半截——言外之意,讓對方聽了,又心領神會,從而達到諷喻勸諫的目的。

一般情況下,潛台詞由明項和潛項組成。明項是說話人明白說出的那部分;潛項是說話人沒有說出的那部分,潛伏在明項背後,乃說話人的言外之意,不盡之言。明項和潛項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兩者之間有一種聯係,聽者可以從這種聯係中知道潛台詞的全部意思。巧用潛台詞的方法很多

1.潛結論

利用事實和結論的必然聯係,以事實為明項,以結論為潛項構成潛台詞。隻要把事實講清楚,結論也就不言而喻了。例如:一家長批評孩子學習進步不大。孩子回答:“期中考試我總分是全班第30名,期末考試總分是班裏第10名。”孩子的回答,否認了進步不大這一事實,潛結論一一學習進步大。由於明項的暗示,潛項結論不言而喻。

2.潛局部

利用整體和局部的內在聯係,以事物的整體為明項,以事物的局部為潛項構成潛台詞。

3.潛喻體

即利用構成比喻的本體和喻體的內在聯係,以本體為明項,以喻體為潛項的潛台詞。隻要把本體明白說出,喻體也就清清楚楚了。

1949年重慶談判時,毛澤東分別接見南京國民政府參加談判的代表,4月中旬,劉斐先生受到接見。當談到個人愛好時,劉就乘機試探毛澤東。他問:“您會打麻將嗎?”毛澤東說:“曉得些,曉得些。”

“你愛要清一色呢,還是喜歡打平和?”毛澤東聽了,立即明白了對方的用意,笑著說:“平和,平和,隻要和了就行。”

劉斐先生借打麻將試探毛澤東“打平和還是打‘清一色’”,言外之意是要和平還是要戰爭。毛澤東聽懂了他的弦外之音,立即回答:“平和,平和,隻要和了就行。”毛主席巧用潛台詞表達了我黨和談的誠意。

4.潛下句

即利用成語、歇後語、格言或者詩句上下句的關係,以上句為明項,以下句為潛項構成潛台詞,隻要說出上句,下句的意思自然明了。某生因期末考試比較理想,喜形於色,結果連假期作業都沒有認真完成,班主任老師找他談話,說:“謙虛使人進步啊!”該生馬上領會:“老師,您是否認為我驕傲了?”看來,他隻聽了老師的上半句話,就明白老師的意思了。

巧用潛台詞的方法很多,因為構成潛台詞的方式很多,隻要巧用明項和潛項的關係,就能借弦外之意來諷喻勸諫。

巧用潛台詞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要因人而異,潛台詞是弦外之意,言外之意,沒有一點理解能力是聽不懂的,如果潛台詞過於生疏難懂,這就起不到應有的效果。

其次要注意明項和潛項的內在聯係,應用潛台詞時,一定要使明項和潛項之間的關係明了,使人一聽到明項就知道潛項所指。

另外,要注意彼此熟悉的潛台詞,而且光一方熟悉是不行的。劉斐向毛澤東試探,先問毛澤東是否會打麻將,然後再巧用潛台詞,如果不懂麻將,也就失去了潛台詞的意義。

學會說圓場話

在社交活動中,由於種種意想不到的原因,如交際雙方彼此之間缺乏溝通,話不投機造成誤解,以及意外情況的發生,往往會導致尷尬或不快場麵的出現,這個時候如果沒有人站出來打打圓場,說幾句化解的話,那麼就很有可能引起一方或雙方的難堪,幹擾交際的正常進行,甚至會傷害彼此的友情,從而造成人際交往的遺憾和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