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做人篇(14)(3 / 3)

順逆法以順逆強烈反差,產生說話的曲折性和觸動效果,因而要求說話人對順逆勢作巧妙的安排,反差越大效果越強。例一中的“幹什麼都行”和“幹這也不行,幹那也不行”這種強烈的反差居然使乙目瞪口呆。順逆法因反差大,具有強烈的諷刺色彩。因而要求這種反差做到“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這一點是說與寫相通的。

在商業談判中,反示順逆、聲東擊西的談判技巧與方法,表現為故作姿態,製造假象,借以迷惑對方,或轉移對方的注意力。在談判利益上即取即予,不放棄而示之以放棄,欲放棄而示之以不放棄,在對手不知不覺中順利實現自己的談判目標。故而運用此計在商業談判中可收到出其不意的逆轉辭鋒的好效果,從而使談判對手陷入欲罷不能、欲爭不忍的心理狀態中,使其不得不接受己方要求。

某塑料編織袋廠婁廠長就進口塑料編織袋生產線一事,與日本株式會社東吉村先生的談判進入實質階段。對方主要代表是國際業務部的中國課課長,他起立發言:“我們經銷的生產線,由日本最守信譽的三家公司生產,具有世界先進水平,全套設備的總價是240萬美元。”課長報完價,漠然一笑,擺出一副不容置疑的神氣。

婁廠長微微一笑,心想:你嚇唬誰呀!以前中國進口的同類設備,貴的180萬美元,便宜的才140萬美元,見了“土老帽”,還真敢獅子大開口!婁廠長緩緩站起身,聲音朗朗:“據我們掌握的情報,你們的設備性能與貴國會社提供的產品完全一樣,我省廠購買的該項設備,比貴方開價便宜一半。因此,我提請你重新出示價格。”

日方代表聽罷,相視而望。首次談判宣告結束。

一夜之間,日本人把各類設備的價格都開出了詳目清單,第二天報出總價180萬美元。經過激烈的爭論,總價壓到140萬美元,……直至130萬美元。

到此為止,日方表示價格無法再壓。隨後持續長達9天的談判中,雙方共計談崩了35次,最終拉鋸戰並沒有結果,雙方互不妥協讓步。

“是否到了該簽字罷手的時候了?”婁廠長苦苦思索著。回顧談判整個曆程,前一段基本上是日方漫天要價,我方就地還價,處於較被動地位,如果讓對方以為中國方麵是抱著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那個店與他們進行壓價談判時,就難以再叫他們讓步。於是婁廠長靈機一動,計上心來,采用兵法“示形於東而攻於西”的策略和另一家西方公司作了洽淡聯係。這一小小的動作立即被日商發現,總價立即降至120萬美元。

這個價格可以說相當不錯了。但婁廠長了解到當時正有幾家外商同時在青島競銷自己的編織袋生產線。這個形勢對自己太有利了,他覺得應緊緊把握住這個機會,很可能再擠一擠,會迫使對方作出進一步的讓價。

談判桌上的角逐呈白熱化,婁廠長等中方代表在日商住地談了整整一個上午,日方代表震怒了:“婁先生,我們幾次請示廠東,四次壓價,從240萬美元降至120萬美元,比原價已降了50%,可以說做到了仁至義盡,而如今你們還不簽字,實在太苛刻,太無誠意了!”他氣呼呼地把提包甩在桌上。

婁廠長站起:“先生,請記住,中國不再是幾十年前任人擺布的中圖了,你們的價格,還有先生您的態度,我們都是不能接受的!”說完,婁廠長同樣氣呼呼地把提包甩在桌上,那提包有意沒拉上鎖鏈,經他這一甩,裏麵那個西方某公司的設備資料與照片撒了滿地。

日方代表見狀大吃一驚,急忙拉住婁廠長滿臉陪笑道:“婁先生,我的權限已到此為止,請讓我請示之後,再商量商量。”婁廠長寸步不讓:“請轉告貴廠東,這樣的價格,我們不感興趣。”說完,抽身便走。

次日,日方毫無動靜。有人沉不住氣,怕真談崩了,落個竹籃打水一場空,而婁廠長很泰然:“沉住氣,明天上午會有信來的!”

果不出所料,次日一清早便傳來了消息:日方請中方暫不要和其他廠家談判,廠東正和生產廠家協商,讓幾家一齊讓價。

下午,日方宴請中方並宣布了第五次壓價,婁廠長迅即反映,要求再降價5%則可成交。婁廠長知道日方代表處在兩頭受擠的處境,便主動緩和氣氛:“你們是客人,理應由我們宴請,這次宴會費用,我們包了,價格問題請再和東京懇請一下!”

對於這次要求能否為對方所接受,談判能否成功,婁廠長心裏也沒底,隻是覺得能省一文算一文。婁廠長研究了談判對手心理,預先想好了反建議,準備著我方的價格要求,一旦無法正麵達到,也要變換形式,把錢再找回來。

日方經過再次請示,宣布最後開價再讓3%,為110萬美元。婁廠長看到對方已經為最後價格,再擠也不可能了,便慨然與日方代表握手成交。

婁廠長高超的談判藝術與技巧,其奧妙在於婁廠長一方麵對市場有較全麵的了解;另一方麵就是在談判中運用了“聲東擊西”的謀略,使談判對手慌了手腳,最終疑惑動搖,被迫作出一次又一次的讓步,而我方則取得了比預期還要好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