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所有的行為都在追求某些目的。譬如你抽煙,並不是你願意把焦油吸人肺內,而是這個舉動能使你心情放鬆,覺得舒服,所以你就養成了那種習慣。明白了這個道理,你就會了解為什麼有些重新審視會沒有效果,因為它所產生的滿足和動力比不上習慣行為所能給予的更多。如果新行為帶來的好處不如舊行為,過不了多久你就會沿用舊行為。有一位婦女,失明已有八年之久,可是後來發現她隻是弱視而已。為什麼她願意裝瞎呢?原來八年前她曾遭遇一場車禍,傷及她的視力,由於親朋好友都以為她眼睛瞎了,從此不管她做什麼事,都會特別地去幫助她,大家給予了她以前所沒有過的無比的愛心和關懷,所以她也就樂意裝瞎,甚至有時候自己都認為真的瞎了。這是因為她找不出另外更好的方法,能讓別人對她給予關懷。其實她隻要能夠找到有效的生活方式,就可以不必裝瞎,日子照樣會過得多彩多姿。
利用重新審視或定位的方式可以建立新的行為,當你找好其他可以取代舊行為的做法後,你得估計一下你在未來是否能貫徹這些新的行為,如果你相信能做得到,並且這些新行為也確實能提供舊行為所帶給你的滿足,那你就開始克製自己的舊習慣並切實實施那些新的生活習慣。
下麵是六個重新審視自己的步驟,能夠讓你放棄舊的行為,產生新的行為,並且保持舊行為所能帶給你的好處:
(1)確定你想改變的某件事或行為。
(2)確立與加強改變自我的決心,用自我詢問或臆想的方式來增強信心。
(3)確認舊行為帶給你的好處,並且把那些好處寫下來。
(4)列出一種以上的新行為,以及所能帶來比舊行為更好或至少相同的好處。
(5)確認所要接受的新行為,比較新舊行為之間或不同新行為之間的好處及實施的可行性。
(6)貫徹實施新行為。
重新審視差不多可以消除任何事的消極感受。采用重新審視或重新定位的六個步驟,詢問或臆想你所遇見的困擾你的事情,想一想哪些地方實際上是很好笑的;接著想一想如果換種方式會帶來什麼好處,然後確定新的方式的可行性和自己的決心。你不妨把那些困擾你的事,用這種方式練習一下,很快你就會發現,那件事對你的困擾會減少很多。
同樣的方式也可以用來治療恐懼症,不過你得多下點功夫。因為恐懼症通常是根植於你的內心深處,如果你想有效地重新審視,就必須與恐懼保持較遠的距離,這就要借助於想像力。例如,如果你有某方麵的恐懼症,就試試想像的方法。首先回想過去會使你感到恐懼的那個經驗,然後使自己充分感受到那種恐懼狀態。現在你想像自己走出自己的軀體,俯視你,看看你到底恐懼到什麼程度,你現在的狀態有多好笑;接下來,你滿懷自信地走到你的軀體麵前,告訴你自己,采取不畏且有效的做法或重新審視過去令你恐懼的經驗。由於恐懼的形成是由於內心記憶的異常結果,如果能改變那些記憶,就可以改變所導致的狀態,使你能恢複自信,坦然麵對恐懼。
做這些練習要發揮自己的想像力與訓練心智活動,可是有許多人很少有過這類經驗,所以在一開始做起來可能會不很順利。但是,你如果能用心學習這些技巧,你的腦子會自然地接受這一切,使你很快地適應這種可喜的變化。
重新審視的方法是把消極認知重新定位成積極認知的方法,但是重新審視並不是一種醫療行為,是把你認為是不好的習慣改變成好的習慣。其實重新審視是一種不折不扣的發掘潛能和機會的生活藝術,讓你人生中所發生的一切,都能轉化成一種力量,從中發掘出新的價值,幫助你更上一層樓,開創美好的未來。
走我的獨木橋
在這個世界中,紛陳駁雜的人和事,使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使經商務實中都蒙上了一層揭不開的薄紗,教你詐、教你騙,更是像逢雨的春苗,到處滋生,而在其中,聲東擊西,反示順逆等計謀,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
所謂反擊順逆,聲東擊西,就是指傳導給對方的信息所表現的東西,和我們的主觀意向是相反的。
研究和應用此智謀的策略,要注意兩方麵的問題。一是如何對敵使用此計,達到我之攻擊目的;二是怎樣判斷敵方是否對我采用了此計,實現我之防禦意圖。無論是攻還是守,運用此計都是為了使自己保持優勢和主動。
此計能否成功,關鍵在於是否具備“敵誌亂萃”的條件。而要使對方心誌昏亂,就要善於隱蔽自己的意圖,示假隱真,迷惑對方,用連環式的多個欺騙行動使對方產生錯誤的判斷。通常情況下,對抗的雙方都是從“兩極”出發相向觀察問題進行競爭的,加上對方互相采用欺詐,由此構成了虛實、強弱等對立統一。對立的兩極,反差最明顯,人們又通常習慣於對反差的明顯的東西作直線思考。所以,在謀略中,凡進行示形欺敵,多采取“反示”等計,如遠示近、急示緩、強示弱、弱示強等。
此計的目的在轉移敵人目標,使疏於防範,然後乘其不意,攻其無備。即凡是對任何一件事,為了要消除當前人為阻力,減少本身損失,一定要設法分散對方力量,或鬆懈其意誌,才可以乘虛而人,達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