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做人篇(8)(2 / 3)

有一句話說得很有意思:“最大的失敗,就是永不失敗。”不願麵對失敗與不肯承認失敗同樣糟糕。其實,若能把失敗當成人生必修的功課,你就會發現,大部分的失敗都會給你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好處呢!

舍得丟東西

你一定有過年關前大掃除的經驗:當你一箱又一箱的打包,你是不是很驚訝自己在過去短短幾年內,竟然累積了那麼多的東西?你是不是很懊惱,埋怨自己為何沒能在事前花些時間整理、淘汰一些不需要的東西?否則,今天就不會光是為了清理這些箱子,壓得你連脊背都直不起來。

人生又何嚐不是如此?在人生的過程中,每個人不都是不斷地在累積東西?這些東西包括你的名譽、地位、財富、親情、健康、知識等等;另外,當然也包括了煩惱、鬱悶、挫折、沮喪、壓力等等。在這些累積的東西當中,有的早該丟棄而未丟棄。有的則是早該儲存而未儲存。

問自己一個問題:“我是不是每天忙忙碌碌地過日子,把自己弄得疲累不堪,以致於總是沒能好好靜下來,替自己做‘清掃’?”心靈掃除的意義,就好像是生意人的“盤點庫存”,你總要了解倉庫裏還有什麼。某些貨物如果不能在限期內銷售出去,最後很可能因為積壓過多的資金而拖垮你的生意。

很多人都喜歡房子清掃過後煥然一新的感覺,當你拭掉門窗上的塵埃與地麵上的汙垢,把一切整理就緒之後,整個人好像突然得到一種釋放。

其實,在人生諸多關口上,我們幾乎隨時隨地都得做“清掃”:念書、出國、就業、結婚、離婚、生子、換工作、退休……每一次的轉折,都迫使我們不得不丟開舊的你,把自己重新“掃”一遍。

多年來,朱怡始終堅持一個習慣:每個禮拜六早上,利用別人不上班的時間,把自己的辦公室徹底清理幹淨,連一張紙都不留。平常下班回到家後,她也會在梳妝台前花一點時間,反省一天中發生的事,順便計劃明天該做的事。

朱怡很喜歡這種“向過去說拜拜”的清掃方式,把從前的自己做一個了結,然後,迎接一個全新的開始。

朱怡自行創業以來,每年業績都是維持高增長。通常,人一旦站在高峰,總是很容易得意忘形。朱怡不是,她總是告訴自己:“一定要讓自己隨時放空,重要的不是回頭看,而是往前看,接下來的路該怎麼走?”她知道,有一天假使榮景不再,過去所有的輝煌都會一筆勾銷。

幾年前,朱怡有過一次深刻的搬家經驗。由這次搬家,她真正體驗到人要隨時懂得“舍”。譬如,有些當初愛不釋手的擺飾,等換了新房子之後,卻和新環境格格不入,甚至變成最礙眼的累贅,連味道、風格通通都走樣了!

這個體驗讓朱怡產生很大的警惕:原來,人是會變的。以前認為不能丟棄的東西,並不能保證自己會珍愛一輩子,不論是過去的收藏、衣服、品味、嗜好、成就、地位、財富,最後都可能不再屬於你。

朱怡常常被人問及:“你事業做得那麼好,如果在事業與家庭之間作一個選擇,你要選擇哪一樣?”她總是毫不考慮地回答:“除了家庭以外,我什麼都可以放棄。”

對朱怡而言,“回家”就是最適合進行心靈大掃除的場所。她很反對一些人下了班之後到處找樂子,找party狂歡,好像非得把所有的精力耗盡才罷休。她很懷疑,這樣的人沒有足夠的休息,疲累沒有得到充分的紓解,將如何麵對明天?

外人看朱怡,生活井然有序,而且總是神清氣爽。她說,這得歸功於自己每天勤於做“內在清掃”,所以,已經沒有留下什麼值得煩惱的事了!

不過,有時候某些因素也會阻礙我們進行掃除。譬如,太忙、太累,或者熱心掃完之後,必須麵對一個未知的開始,而你又不確定哪些是不是你想要的結果。萬一現在丟掉的,將來又揀不回來,怎麼辦?

的確,心靈清掃原本就是一一種掙紮與奮鬥的過程。不過,你可以告訴自己:這一次的清掃,並不表示是最後一次的清掃。而且,沒有人規定你必須一次掃幹淨,你可以每次掃一點,但至少在目前,你必須立刻丟棄那些會拖累你的東西。

心病需用心藥醫

當你的朋友或親人發生煩惱時,你用什麼辦法可以解除他們的煩惱呢?這裏介紹的心理分析法是很管用的,特別是由於心理障礙而產生的煩惱更為有用。

有個小青年看《三國演義》,看到“呂布戲貂蟬”那一段時,越看越想,真想能見一見貂蟬。想來想去,日久天長,就得了相思病,不能吃喝,麵黃肌瘦。他父母忙請來醫生為他治療,可請了幾個名醫,吃藥、紮針均不見效。這天又為他請來一個醫生,這醫生來了以後看了臉色,號了脈,覺得青年沒有什麼病,便坐在病人跟前思考怎樣治療才對。醫生正在思考,忽然看見病人身旁有本書,拿起一看是一本《三國演義》,揭開一看,前後都是新的,隻有“呂布戲貂蟬”這幾頁被翻得破破爛爛。醫生心想,他正年輕又未娶妻,這段書定與他的病有關,就想了個辦法要試一下。醫生對他父親說:“你兒之病先別開方吃藥,我家有藥,我一兩天內帶上藥來給他治。”說完他告辭走了。醫生回到家後找了個八九十歲的老太婆。第二天醫生領上老人來到這病人家門口,醫生讓老人在門外等他一下,他進去說句話就回來。老人在門口等著,醫生進去,對病人說:“我今天顧不得看病,因為貂蟬讓我跟她出一下門,她還在外邊等著。”這小青年一聽貂蟬在外麵,趕緊坐起來說:“快領進來讓我看看。”醫生心想有門,就把老人領了進來,小青年一看,忙問醫生:“這就是貂蟬?”醫生說:“她已年老,年輕時是有名的好女子。”小青年看到貂蟬已老成這樣,就死了心,病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