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做人篇(1)(3 / 3)

同樣一個人,為什麼會如此糾葛不清呢?原因很可能出在把“工作”與“生活”混為一談。其實,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如果錯把謀生的工具當成人生的目標,而且太把它當成一回事,就會把自己弄得一團亂。

“工作”與“生活”是兩碼事,應該用兩種不同的態度來看待。工作上,不管你是醫生、律師、會計、出納、司機,你演的隻是“職務”的角色;而回到真實生活裏,你要演的才是“自己”。

電視劇中常常把廣告人的生活形容得既精彩又浪漫。吳小姐在廣告公司做了四年的文案,不僅絲毫沒有感受到廣告人的那般無拘無束,反倒認為廣告很容易把人變成工作狂。

在廣告圈,吳小姐的筆下功夫頗受注目,作品經常得獎,被認為是具有潛力的新秀。不過,雖然贏得美譽,她有時卻也不免感歎,工作與生活兩頭交戰,無休無止的加班、開會、討論、提案……讓她備受煎熬。有時候,她覺得自己簡直活得像部機器。

很多人都是一方麵渴望自由自在,一方麵又追求成就感,吳小姐也不例外。可是,好像總是顧得了這頭,就顧不了那頭。以前,她常聽人說“兩權相害取其輕”,但吳小姐覺得這根本是錯誤的觀念。她認為:“如果真的兩權相害,應該是一個不取,否則,就想辦法把它變成兩權相利。”

她曾經在一本書上看過一句話:“如果你明天就會死,你究竟是要玩到死呢?還是要工作到死?”這引發她相當大的震撼,她不斷地警示自己:“我絕對不容許自己虛度光陰!”

當年,吳小姐曾經夢想當一名劇作家,廣告不過是第二誌願。有一天,無意間聽到同事的一段對話:“我們這些人充其量不過是二流的廣告人,我們原本應該是一流的漫畫家、小說家、設計家,都是為了討生計才不得不跑到這個行業來!”吳小姐當下回應:“你說得不錯。不過,即使是做廣告,我還是要做第一流的!”

現在,吳小姐經常用這件事來提醒自己:“工作既然是我自己要的,就要盡力做好。生活也是如此,必須要靠自己努力去經營,光是抱怨沒有用。唯有演什麼像什麼,最後才不會兩頭落空。”

她說:麵對工作,自己仍保持一百分的熱情;麵對生活,則努力活出自己。因為,她不要做“雙麵人”,她要做“雙贏人”!

萬一真的做不了不喜歡的事,而你又不願辭職不幹,怎麼辦?隻有一個辦法,下了班之後,記得把自己拉回來!除了工作之外,你應該還有其他人生的目標,一些希望完成的事。譬如,你想在陽台上種番茄,想到海邊釣魚,不要遲疑,趕緊動手吧!除了工作之外,生活本來就是你的,不要忘了為自己的快樂奮鬥!

“雙麵人”也可以是“雙贏人”、工作中是贏家,生活中也是贏家。不管你有過多少豐功偉業,不管你是不是受人注目,回到生活裏就把它忘掉吧!其實,世上大多數人的人生目標都很簡單:平安地活著,有個知心的伴侶,生個一兒半女,做一點讓自己開心的事就足夠了!

抓住了關鍵環節

打蛇打七寸,這句古話淺顯易懂地道出了抓住關鍵環節的重要性。做事情總有輕重緩急之分,把握住關鍵環節就好比扼住了一件事物的咽喉,將其牢牢地控製在手中,可以更加迅速有效地解決實際問題。

2003年的福布斯中國富豪排行榜,剛剛30出頭的小夥子丁磊以70億元的身價榮登榜首。從1997年創辦網易到成為中國首富,丁磊數次把握了互聯網發展的關鍵,數次騰飛。

1993年大學畢業後,丁磊被分配到寧波電信局工作,負責程控交換機的維護,工作輕鬆,而且還能夠天天使用電腦、免費打電話。在兩年的工作中,丁磊學會了使用Unix、NT。為了仔細研究Unix,他幾乎天天夜裏12點以後才離開單位。一個很偶然的機會,他在雜誌上看到北京開了一個BBS。當時他還不知道該怎麼上,撥號上去一看,裏麵的內容很少。不過,對電腦和通信一向敏感的丁磊立刻就意識到:這個就是以後信息發展的方向。

1997年5月,丁磊在離開電信局之後決定自己創業,正是這個決定使得網易公司誕生。網易初期注冊的時候隻有50萬元,除了以前工作的存款之外就是替別人寫計費軟件賺來的,還有一些是向朋友借的。用這些錢辦一家公司實在是太少了,買幾台服務器,搞一些裝修就所剩無幾了。公司剛成立的時候,丁磊他們隻有三個人,擠在一間7平方米的小屋裏寫軟件。正是在這樣的艱苦環境下,初期的網易開創了許多的中國互聯網第一——率先贈送免費的個人主頁、最早開發出免費電子郵件係統等。做技術出身的丁磊,充分利用了技術上的優勢。如今,中國至少有100萬名以上的網民都在使用著丁磊開發出來的免費電子郵件係統。這個軟件給他帶來的豐厚利潤也遠遠大於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