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謹慎而不寡斷(3)(3 / 3)

眼界狹窄的人看見的隻是江上的浮萍,眼界開闊的人看到的則是湧動的大江潮流。從成功走向成功是每個人的夢想,明智的人更應善於把握現在和未來的條件來綜合分析,從而預測出自己明天的需要。事實證明,思考未來,有長遠眼光,這樣才能更好地裝備自己,迎接新的挑戰。

9.做事要有分寸,謹慎而不寡斷

做事金典:隻有在深思熟慮之後,做事時才能果斷出手。

做事謹慎不是優柔寡斷,而是考慮周全之後再果斷出手。如果做事沒分寸,謹慎過頭,前怕狼後怕虎,隻能錯失良機。一味地求穩求全,最終你將一事無成。

如果你想做一番事業,就請你不要患得患失,追求盡善盡美,隻要不違背自己原則,看準了就果斷取舍,勇敢地去做。

遇事優柔寡斷,拿不定主意,這是做事之大忌。有人上街要買台彩色電視機,由於價錢較高,又都不是名牌,便反複比較,反複動搖。結果跑了許多家商店,也沒有把彩電買下來。心理學家認為,人在做事時所表現的這種優柔寡斷的心理現象是意誌薄弱的表現。

為什麼有些人做事容易優柔寡斷?這主要是因為:

(1)心理學認為,對問題的本質缺乏清晰的認識是使人做事拿不定主意,並產生心理衝突的原因。隻要留心觀察,就不難發現優柔寡斷多發生在青年人身上,這是因為青年人涉世未深,對一些事物缺乏必要的知識和經驗的緣故。

(2)俗話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一旦遇到類似的情境,便產生消極的條件反射,躊躇不已。

(3)一般說來,優柔寡斷者大都具有如下性格特征:缺乏自信,感情脆弱,易受暗示,在集體中隨大流,過分小心謹慎,等等。

那麼怎樣才能把握好做事謹慎的分寸呢?

(1)培養自信、自主、自強、自立的勇氣和信心,培養自己性格、意誌獨立的良好品質。

(2)多學習,增長知識,積累經驗。人的決策水平與其所具有的知識經驗有很大的關係。一個人的知識經驗越豐富,其決策水平就越高;反之則越低。這也就是俗話所說的“有膽有識,有識有膽”。

(3)“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平時經常開動腦筋、勤學多思,是關鍵時刻有主見的前提和基礎。

(4)排除外界幹擾和暗示,穩定情緒,由此及彼、由表及裏仔細分析,亦有助於培養果斷的意誌。

其實,凡世間眾人皆有猶豫,但並非所有情況都會同時發生,甚至根本就不會發生,因為猶豫是來自自己的想象,隻要有堅強的意誌力,便能將其克服。若能了解這些,接下來就隻剩如何去克服的問題。如果你能再達成下列幾種心理建設,則剩下來的問題也將煙消雲散。

每當麵臨一個新的機會,在斟酌得失之間,猶豫便會在你的內心裏悄然出現,阻撓你致勝的決心。這雖然是每個人都有的心理變化,但若不趁早加以克服,便將慢慢累積擴大,當它爬滿你的心,且進而侵蝕你的骨髓時,就難以救治。如果你正保持著維持現狀的觀念,即應早日醫治,阻止病菌繼續蔓延,並從而將殘留在體內的病源完全根除,以免到頭來後悔不已!

消除猶豫的方法,隻有從正麵迎擊。因為猶豫一旦被姑息,便會常留在你的身邊,把機會從你身旁逼走。因此,為能獲得機會,就必須先消除猶豫。完成這個步驟,接下來忙不完的工作會迎麵而來,多得使你不得不從中選擇機會,會讓你沒有時間去考慮害怕的問題。

請牢記,對自己絕不可放縱,你應正視自己的問題,從正麵去嚐試解決。譬如你害怕在大庭廣眾前發表意見,就應在大庭廣眾前與人交談;如果你為了加薪問題想找上司談判,但因心生膽怯,事情一拖再拖,一直無法獲得解決。建議你不妨一鼓作氣走到上司麵前,開門見山地要求加薪,相信結果一定比你想象的還好。

隻有在深思熟慮之後,才能果斷出手,才不會優柔寡斷,所以謹慎做事而不優柔寡斷,才是真正的做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