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紮拉,滿族人,因家庭貧寒,在他八九歲的時候,便被選入宮中,做了一名小太監。他雖為一個普通的小太監,可由於機警聰慧,上到皇帝、皇後,下到妃子、大臣,都很喜歡他。

但是,誰也沒有想到,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中,他的聰明才智被康熙發現了,竟一下子把他提拔為貼身太監。

公元1667年,康熙親政;兩年後,又以他驚人的智慧和膽略,一舉除掉權臣鼇拜,掃除了執掌朝政的障礙。從此,他便精力充沛地全力治理國家,開始了他傑出的政治生涯。

康熙為了及時獎勵有功之臣,特地命人打造了十隻大鐵箱,把平時準備賞給有功之臣的各種物品,分裝在十隻大鐵箱內。為了取用方便,他又命人配了十把不同型號的鎖,每把鎖有兩把鑰匙;然後挑選了十名信得過的近臣,每人帶一把鑰匙,可開一隻寶箱。一旦行賞時,康熙隻要一開口,點出所賞物品的名來,就由負責裝有那種物品寶箱的近臣把鎖打開,立即取出,進行賞賜,很是方便。

可是過了不久,康熙覺得還是不方便。因為康熙每次外出,這十位近臣並不是每次都跟著。

當發現有人可賞時,他點出要賞賜的那種物品後,恰巧負責開那隻寶箱的近臣沒有跟來。在這種情況下,要麼更換所賞物品,要麼須把負責開那隻寶箱的近臣傳來。康熙雖然自己帶著另外的十把鑰匙,但作為一個皇帝又不能親自去開;如果把鑰匙臨時交給別人去開,又改變了挑選十名近臣負責開鎖的初衷。為此,康熙大傷腦筋。

皇後赫舍裏氏聽說後,笑著對康熙說:“陛下一向絕頂聰明,怎麼被這點小事難住了?您就不會讓一個人用一把鑰匙開十隻寶箱嗎?”

康熙一聽,苦笑道:“說得容易,一把鑰匙開十隻寶箱,怎麼開法?”

皇後道:“這方法,我也不是說一定要陛下想出來,您有那麼多機智多謀的大臣,不會讓他們去想?也好借此考考他們呀!”

康熙一想,覺得有理,高興地說:“皇後說得對,這是個好辦法。”

第二天,康熙把滿朝文武和那十位近臣叫來,先說出了問題,然後又對他們說:“誰能回答我提出的這個問題,就賞給他一顆夜明珠!”

有人搶先說道:“那好辦,找人配一把萬能鑰匙不就行了!”

康熙聽了搖搖頭。

又有人提出:“每把鎖都配上十把鑰匙,到時候不管哪個近臣在場,都可以開十隻箱子!”

康熙聽了生氣地說:“我說的是要用一把鑰匙能打開十隻箱子!”

那位大臣麵紅耳赤地縮了回去。

眾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半個時辰過去了,再也無人能想出更好的辦法來。

正在眾大臣和那十位近臣一籌莫展的時候,小太監布紮拉走了進來,很有禮貌地跪在地上說:“啟稟萬歲,奴才有法,不知能不能講?”

康熙也知道布紮拉平時有些小點子,聽他一說,便高興地道:“免禮,免禮。你有什麼好辦法,快快講來!”

於是,布紮拉站起身來,不慌不忙地說:“方法說來很簡單,就是把剩下的十把鑰匙都編上號,依次將下一號的鑰匙放在上一號箱子內。這樣,不論哪位近臣,隻用一把鑰匙,打開自己負責的那隻箱子,就可以拿到開下一隻箱子的鑰匙,以此類推,十隻箱子不就都打開了麼?”

康熙聽後,一把將布紮拉拉到自己身邊,高興地稱讚說:“真是個聰明的小太監!”

隨後,便把他留在了自己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