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說話多個心眼(2)(3 / 3)

婆婆是丈夫的母親。你在婆婆麵前誇她的兒子——你的丈夫,也是激起婆婆歡心的一個方麵。總之,你丈夫所有的優點都與婆婆有著密不可分的聯係,這樣婆婆也會覺得你媽也同樣生了你這個好女兒,她的兒子娶你為妻也是他的福氣了。

需要注意的是,“讚美”和“恭維”要拿捏有度,令人感到見外的恭維不僅會在無意中將彼此的距離拉開,更有“防範他人侵犯”的意味,如果言不由衷,那就會收到相反的效果。

避免使用引起別人抗拒和爭論的字眼

在我們的話裏麵,有些字眼會引起別人的抗拒和爭論,我們要特別留意避免它們。

富蘭克林曾在他的自傳裏談到他不傷和氣的溝通技巧:“當我在推動任何可能引起爭論的事情時,我總是以最溫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從來不使用絕對確定或不容懷疑的字眼,而代之以下列說法:據我了解,事情是這樣子;如果我沒犯錯,我想事情該是這樣;我猜想事情是不是該這樣;就我看來,事情是不是該如此?像這樣對自己看法沒多大把握的表達習慣,多年來使我推動許多棘手的問題一帆風順。”

富蘭克林實在是深諳說話的重要,避免使用肯定的字眼來說服別人接受他的觀點,以免造成抗拒。在我們的生活裏,有一個詞頗具殺傷力,可是我們用得太習慣而渾然不覺,這個詞就是“但是”。如果有人說:“你說的有道理,但是……”你知道他是什麼意思嗎?他是指你說的沒道理或不相關。“但是”這個詞具有否定先前所說的意義。如果有人在同意你的觀點之後,再加上“但是”這兩個字,你會有什麼樣的感覺呢?可能你心裏並不痛快。如果你把“但是”這個字替換成“也”的話,會有什麼結果呢?如果你這麼說:“你說的有道理,我這裏也有一個蠻有道理的看法……”或“那是個好主意,我這裏也有一個蠻好的主意……”你想想會有什麼結果呢?這兩句話都是以同意對方觀點開頭,然後給自己的觀點另開一條路,但並沒有造成對方抗拒的心理。

我們要牢牢記住,在這個世界裏沒有永遠抗拒的人,隻有頑固且不具彈性的溝通者。就像有些話會必然地激起聽者的抗拒,然而也有些話能使聽者敞開心扉,願意與你溝通。

如果你懂得溝通的技巧,完全可以在堅守原則的立場下,既充分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也沒有激起他人的反對。為了做到這一點,下次你可以試試下麵這三句話:

“我感謝你的意見,同時也……”

“我尊重你的觀點,同時也……”

“我同意你的看法,同時也……”

在上麵的每一句話裏,你都表達了三樣事。第一,你能站在別人的立場看這件事,而不以“但是”或“不過”的字眼來否定或貶抑他的觀點,因而達成契合;第二,你正建立一個使你們攜手合作的架構;第三,你為自己的看法另開一條不會遭遇抗拒的途徑。

比如,如果有人對你說:“你百分之百的錯了。”而你反頂了一句:“我沒錯!”你認為雙方能平心靜氣地談下去嗎?自然那是不可能的,這時反倒會有衝突、有抗拒。相反地,如果你這麼說:“對於這件事,我十分尊重你的看法,同時也希望你能站在我的立場聽聽我的看法。”注意,在溝通時你無需讚同他的主張,但是你一定得尊重他的立場,因為畢竟各人有各人的認知方式和情緒反應。

你也可以尊重別人的意圖,例如,經常有人因為對某件事意見相左,繼而不尊重別人的意見,甚至聽而不聞。如果你能參考上麵的句式,你就會注意他的意圖而不在意他所說的,在這種理性反應下,便能尋出一些新的溝通方式。假設你與某人在核武器問題上相互爭論,他主張建立核打擊武力,而你主張凍結核武力。雖然你們的看法是南轅北轍,但是出發的動機卻是相同,都希望確保自己和家人的安全,以及世界的和平。因此對方如果這麼說:“要想解決兩強的核武器問題,唯一的辦法就是讓他們知道我們的核武器足以毀滅對方。”這時你可別跟他爭論,相反地你應站在他的立場說道:“我十分感謝你如此關心下一代的安全,同時我也相信除了用核武器嚇唬之外必然還有其他的方法。”當你采用這個方法溝通時,對方必然覺得受到尊重,也就不會產生爭執。這套方法你可用之於任何人,不論對方怎麼說,你總能找出他值得尊重、感謝、同意的觀點。你不會跟他有任何的爭執,因為你根本就不打算爭執。

有效說服別人的步驟

美國的一位心理學家總結了有效說服別人的三個步驟,他是從滿足對方的需要的角度考慮的。具體點說,這三步是:

(1)揣摩對方的需要和目標

通過提問,可以引導被說服一方去發現問題症結所在,也可以引導他們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因此,提問是相當重要的技巧。

伏爾泰說:“判斷一個人是他的問題,而不是他的回答。”確實,問題提得好,是高明說客的標誌。這類提問,有助於人們整理自己思想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