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說話多個心眼(1)(2 / 3)

因人而異的談話方式不僅能表現出自己的素質修養,更能讓對方在與你的談話中感受到尊重與信任,這一點不可不知、不可不學。

“見風使舵”說漂亮話

古往今來。無論君子小人,無不愛聽好話。當事人十分惱怒或不快時,隻要旁人適時地說幾句漂亮話,便能雲開霧散了;劍拔弩張的尷尬場麵,隻要幾句得體的漂亮話,往往能緩和氣氛,甚至達到皆大歡喜的效果。

一次,解縉陪同朱元璋在金水河釣魚,整整一個上午無所收獲。朱元璋十分懊喪,便命解縉寫詩紀之。沒釣到魚已經夠掃興的了,這詩要怎麼寫呢?寫得不好,無疑是火上澆油。解縉真不愧是才子,稍加思索,就信口念道:“數凡絕絲入水中,金鉤拋去永無蹤,凡魚不敢朝天子,萬歲君主隻釣龍。”朱元璋一聽,龍顏大喜。

還有南朝宋文帝在天泉池釣魚時,也是垂釣半天沒有任何收獲,心中不免惆悵。王景見狀便說:“這實在是因為釣魚的人太清廉了,所以釣不著貪圖誘餌的魚。”一句話說得宋文帝拿起空杆高興地回宮了。

相反,唐朝的孟浩然,早年即顯示出超人的才華,且名傳京師,本來想到政壇上去一展身手的,卻因為一時不慎,將話說錯,而導致一生不第。事情是這樣的:

孟浩然與王維友好,王維在內置值班時約孟浩然入內閑談,恰遇玄宗駕臨。玄宗久聞浩然之名,當下便讓浩然朗誦自己的詩作。不料,詩中“不才明主棄”一句,惹怒了玄宗。玄宗以為孟浩然是在譏諷他不分賢愚,埋沒人才。惹怒龍顏的孟浩然是個明白人,他知道這一下仕途更加無望了。於是,告別友人,離開長安,回到故鄉過起了隱居的生活。

古往今來,無論君子小人,無不愛聽好話。當事人十分惱怒或不快時,隻要旁人適時地說幾句漂亮話,便能雲開霧散了;劍拔弩張的尷尬場麵,隻要幾句得體的漂亮話,給雙方搭個台階下,往往能緩和氣氛,甚至達到皆大歡喜的效果。所以,要會看情況,懂得“見風使舵”說漂亮話。

1.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袁世凱竊取了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權力後,每天都在做著皇帝夢。有一天,袁世凱竟然在白天進入夢中,一個小廝正好端來參湯,準備供袁世凱醒後進補的,誰知不慎將玉碗打翻在地。小廝自知大棚臨頭,嚇得臉色蒼白,渾身打顫。因為這隻玉碗是袁世凱在朝鮮王宮獲得的“寶貝”,過去連太後佛爺也不願輕易使用,現在化為碎片,這是殺身之禍,死罪是無論如何也逃脫不了的。正當那小廝惶惶不安之時,袁世凱醒了,他一看見玉碗被摔得粉碎,氣得臉色發紫,大吼道:“今天非要了你的命不可!”

這時,小廝已冷靜下來,他想,反正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情急之下又突然想到袁世凱總想當皇帝,何不如此這般……於是,那小廝連忙哭訴著:“不是小人之過,有下情不敢上奏。”袁世凱罵道:“有什麼話快說!”小廝道:“小人端參湯進來,看見床上躺的不是大總統。”“混賬東西!床上不是俺,能是啥?”小廝下跪道:“我說,床上……床上……床上躺著的是一條五爪大金龍!”

袁世凱一聽,以為自己是真龍轉世,要登上夢寐以求的皇帝寶座了,頓時一股喜流從心中湧起,怒氣全消了,還情不自禁地拿出一疊鈔票為小廝壓驚。

那小廝在生死關頭,就說了句馬屁話,不僅免了殺身之禍,還得到獎賞!可見,一個人要是會說話,那真是走遍天下都不怕了。

2.到什麼山就要唱什麼歌

某地有個老太太去世了,親屬圍在一起商量後事。老太太生前要求土葬,但土葬有點不現實,於是大家七嘴八舌,商量著該怎麼辦。隻聽老太太的孫子說:“這麼辦吧,我奶奶死了不是埋掉就是燒掉。現在屍體放在家裏,人來人往的,總不是個事,我看燒掉得啦,又省錢又省事。”這番話令大家聽了十分惱火,可是罵不得又打不得,那場合不是教訓年輕人的場合。

所謂“到什麼山就唱什麼歌”,意思就是叫人說話要看場合。這老太太的孫子就犯忌了,奶奶去世是件悲痛的事,他竟說得那麼輕鬆,那麼隨便,這種不合時宜的話難免要激怒周圍的親屬。如果這個孫子會說話,他會選擇一些適合這種場合和氣氛的話來說,他可以這麼說:“奶奶走了,我心裏很難過。現在,遺體放在屋裏,得趕緊料理。奶奶生前有土葬的願望,可土葬又不可能,我看還是趕緊安排火化好。我是晚輩,說給大家考慮,大主意還是請伯伯嬸嬸拿。”這話要是說出來,親屬們肯定就愛聽了。

而人家辦喜事,你最好說些吉利的話,以增添愉悅、歡快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