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說話方與圓,八麵路路通(6)(2 / 3)

齊國的隰斯彌去見田成子,田成子和他一起登上高台向四麵眺望。三麵的視野都很暢通,隻有南麵被隰斯彌家的樹遮蔽了。田成子當時也沒說什麼,隰斯彌回到家裏,叫人把樹砍倒,沒砍幾下,隰斯彌又不讓砍了。他的家人問:“您怎麼又這樣快改變主意了。”隰斯彌答道:“諺語說,知道深水中的魚是不吉祥的。田成子是有篡位野心的。如果我表現出能夠在精微處察覺事情的真相,那我必然會有危險了。不砍倒樹,未必有罪。而知道了別人的隱秘,那罪過和危險就不得了。所以我才決定不把樹砍倒。”

裝傻是為人處世的一種技巧,一種藝術,一種境界,是一種真正的人生大智慧。裝傻不等於真的傻。他們較真實的一麵就是精明內斂,大智若愚。既可以使自己免受傷害,又可以在有條件時,一舉成功,讓敵人防不勝防。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所以,一個人活在世上該裝傻時就裝傻,這樣才不會吃虧。

隱藏鋒芒,必要時出手

古人雲:“鷹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它攫鳥噬人的法術。故君子要聰明不露,才華不逞,才有任重道遠的力量。”這就是“藏巧於拙,用晦而明”。一般而言,人性都是喜直厚而惡機巧的,而胸有大誌的人,要達到自己的目的,沒有機巧權變,又絕對不行。因此,既要弄機巧權變,又不能為人所識破,所防範,所厭惡,就應有鷹立虎行、如睡如病、善於隱匿的處世應變方法。

孫臏和龐涓都是鬼穀子的學生,後來龐涓先行下山,當上了魏國附馬,並陷害孫臏受到“臏刑”,導致雙腳殘廢。孫臏脫險之後,先以圍魏救趙之策大挫龐涓的銳氣,然後又在戰場上與龐涓正麵決戰。昔日同窗今日卻成了對手冤家。孫臏計高一籌,鬥智不鬥力,隱強示弱,逐漸減少兵灶數目。龐涓認為孫臏兵力在逐漸減少,自然大喜,命令手下軍士拋下輜重,輕裝上陣,緊追不舍。最後兩軍戰於馬陵,孫臏集合全部兵馬給龐涓以迎頭痛擊,大煞敵人威風,可憐龐涓這才知道是中計,最後被亂箭射死。

我們首先要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然後了解對手的虛實,先適度地隱藏自己的實力,學會製造假象,讓對方錯估情勢,進而為自己製造一個絕佳的優勢。

善於隱藏自己,能以靜伏動,看似沒有,實則充滿者,可為天下英雄。

據說曹操知道司馬懿有大誌,又聽說他有“狼顧”。什麼是“狼顧”?狼的頭和脖子可以左右轉180度。司馬懿生有異相,身軀、肩膀不支,頭可以向後轉180度。曹操認為司馬懿“狼顧”,就是狼子野心,心術不正。

話雖這麼說,當時曹操從司馬懿的日常表現中也覺得這人挺好的。他每天勤於公務,廢寢忘食;從公文到馬匹,從內務到處勤,事必躬親,吃苦耐勞,工作做得井井有條。這小夥子不錯啊,他哪料到這些都是裝出來的。

司馬懿騙過了曹操,至於曹丕更容易蒙騙。他無論身居何職,都用各種方式不溫不火地向曹丕表示忠誠,在他的努力下,曹丕一步步登頂,司馬懿的權力也越來越大。

密藏不露是自我保護的重要手段,它會減少遭到別人暗算或報複的機會。

曹芳繼位後,曹爽掌權,為排擠司馬懿,對司馬懿明升暗降,剝奪了兵權。自此曹爽放心玩樂,後來聽說司馬懿有病,派人假辭行以探虛實。司馬懿老態龍鍾,聽不清說話,雙手顫抖,進食困難,至此曹爽心中的戒備一絲都沒有了。誰想當他在野外遊獵正濃時,卻被司馬懿父子端了老窩,稍後又奪取了兵權,曹爽後來被斬首。

這個世界上才能高的人很多,但善於隱藏鋒芒的人卻不是很多,同樣一部《三國演義》,死於曹操手下的才高八鬥之士數不勝數,如孔融、彌衡之流,皆因他們不善於隱藏自己才命喪黃泉。所以,無淪才能有多高,都要善於隱匿,要能達到這樣的境界。

中國舊時的店鋪裏,在店麵是不陳列貴重貨物的,店主總是把它們收藏起來。隻有遇到有錢又識貨的人,才告訴他們好東西在裏麵。倘若隨便將上等商品擺放在明麵上,豈有賊不惦記之理。

不僅是商品,人的才能也是如此。俗話說,“滿招損,謙受益”,才華出眾而喜歡自我炫耀的人,必然會招致別人的反感,吃大虧而不自知。

智欲圓而行欲方

有所不為,有所必為,沒有方之靈魂,隻會遭到大眾的唾棄;有了圓的包裹,在人群中自能遊刃有餘。方圓結合,暢行天下。

智欲圓而行欲方。人的智慧要圓融無礙,不僅要看到事物靜止的、不變的一麵,還要看到事物運動的、發展的一麵;不僅要看到各個不同事物的個性和局部的狀況,還要看到事物的整體和共性;不僅要看到事物的具體現象和應用,還要看到事物的本質;不僅能夠堅守原則,以不變應萬變,而且要有高度的靈活性,具體分析此時、此地、此人的具體情況,以求得最佳的解決方式。這是從“智圓”的角度來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