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的確是顛撲不破的真理。胡若曦在《江中日報》的《理論與探索》專刊頭條顯著位置發表的署名文章《淺談曆史文化名城的保護、開發及發展》,雖然引起市委書記徐華為的極度不滿,卻受到了新來的代省長劉建成的高度關注,並作了重要批示。

在隨後召開的全省新型城鎮化建設經驗交流暨工作推進會上,胡若曦被劉建成點名要求作交流發言。這次會議規格很高,參加這次會議的是省直有關部門負責同誌及全省的市長、縣長,代省長劉建成親自出席。

劉建成說: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是一項龐大的係統工程,要立足縣情和發展階段,因地製宜做好城鎮化建設。青山縣保護與開發並重的思路為我們樹立了曆史文化名城保護與開發的範本。

市委書記徐華為雖然沒有參加會議,但在第一時間就知曉了胡若曦作交流發言以及劉建成表揚胡若曦的相關細節。他絕沒有想到的是,自己反對的正是新省長所支持的。

在大致了解棲鳳穀突圍戰的經過以及畢阿根已經犧牲的事實後,錢三運通過市委黨史辦聯係到了江南省的離休幹部劉冬衛。

劉冬衛得知畢阿根已經犧牲並被村民就地埋葬在棲鳳穀後,不顧年老體弱,堅持要來青山縣祭奠當年的戰友。

此時此刻,錢三運絕沒有想到,劉冬衛就是代省長劉建成的父親。劉建成長期在江南省任職,前不久才由江南省委副書記升任為江中省委副書記、代省長。

劉冬衛離休後就在江南省生活,適應了那邊的生活,小兒子調到江中省後,他不願意跟著過來。再說了,小兒媳婦暫時還在江南省工作。

七月份的一天,劉冬衛在孫女劉雨菲的陪同下,乘坐小汽車來到青山縣。劉冬衛八十多歲的高齡,江南省省會相距青山縣有三百多公裏,路途的艱辛可想而知。支撐他來青山的動力是他對戰友,特別是救他性命的班長畢阿根的深深懷念。

在此之前,錢三運已經向胡若曦彙報了老戰士劉冬衛前來祭拜戰友的工作安排。胡若曦指示,錢三運要全程做好接待工作,既要讓劉冬衛滿意,又要確保他的人身安全。

全省新型城鎮化建設經驗交流暨工作推進會結束後,胡若曦的威望得到恢複和提升。從電視新聞上,人們都知道了胡若曦作了交流發言,電視台還給了她一個特寫鏡頭,也許是攝影記者欣賞她的美貌吧。

官場上的人大都有非常高的政治敏銳性,徐華為不喜歡胡若曦,人們就猜測這位漂亮的女縣委書記可能官位不保。代省長劉建成高度認同胡若曦的觀點,人們又在猜測,這位漂亮的女縣委書記仕途將迎來重大轉機。

劉冬衛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在他的言傳身教下,家人都品行端正,勤政為民。

劉冬衛這次來青山,是特意瞞著兒子劉建成的。他不想告訴劉建成,原因有三:第一,如果劉建成知道,是不太可能同意他來青山的,畢竟他年事已高,身體狀況又不是太好。第二,怕對兒子帶來負麵影響,也擔心那些溜須拍馬者借機獻媚。第三,也是怕地方政府知道他是劉建成的父親後,擅自提高接待規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