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39:荷花

民國篇

夜月采蓮記

飯後齋中獨坐,好友忽臨,約往外遊。乃束裝偕往,蓋月下泛舟也。舟次池中,舉目四眺,則亭亭獨立,不蔓不枝。微風吹來搖曳波中者,淩波仙子也。而月影星光,益輔其美,殊可樂也!餘以良宵美夕,人生難再,故至夜闌興盡,始搖舟而歸,並攜蓮一枝,置諸瓶內,以驅塵俗。歸而記之。

江炳崧

點評:月下與好友泛舟采蓮,這麼美妙的事情幾人經曆過?而文末的“攜蓮一枝,置諸瓶內,以驅塵俗”一句足見小作者是個非常有情趣的人。誰說民國不詩意?誰說民國的小朋友沒有浪漫情懷?

當代篇

外婆家的荷花

清清的小河,彎彎的小路。我的外婆就住在一個依山傍水的小山村,村旁有一個不大不小的池塘,池塘裏有許許多多的荷花。一到夏天,荷花競相開放,可美麗啦!

我愛荷花,每當到了荷花開放的季節,我都要去外婆家看看那美麗感人的荷花。今年夏天,我又來到了外婆的家,走近池塘,便看見一大片、一大片從水中冒出來的荷葉,墨綠墨綠的。荷葉襯托著一朵朵亭亭玉立的荷花,微風吹來,荷的葉、花、蓮蓬互相碰撞,頓時響起一陣“嘩嘩”的聲音,好像在唱一支快樂的歌曲。在一朵朵嬌嫩的荷花中間,挺立著一個個嫩綠的蓮蓬。遠遠望去,粉紅的荷花點綴著墨綠的荷葉,真是一幅美麗的圖畫。

放眼遠望,荷花千姿百態,清幽脫俗。有的剛剛伸出花蕾,含苞待放;有的已經盛開了,純潔美麗。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孤立在池塘中央的那朵荷花,它剛好盛開著,粉紅的花瓣手牽著手圍成一個圓圈,中間的蓮蓬是那淺黃色蓮子的家。順著蓮花的枝條往下看,幾大片墨綠的荷葉蓋在水麵,葉子上麵有好些水珠,陽光照射過來,就像是閃閃發光的珍珠。一群小魚,在水中自由自在地遊玩。突然,一陣風吹過來,荷葉搖搖晃晃,水珠滾來滾去,小魚慌慌張張跑進了荷花叢中。

我站在池塘邊久久不願離去,陶醉在這美麗的景色中。我想起了慈祥可愛的外婆,想起了小山村這裏純潔善良的人們。他們不就像這荷花一樣純潔可愛嗎?

佚 名

點評:這篇作文也是從十幾篇裏挑出來的,小朋友的文筆很棒,整篇文章非常流暢,寫景抒情頗為自然,不僅讓我們看到了荷花之美,還將一個美麗的小山村呈現在我們眼前。其他幾篇作文裏寫荷花必有“出淤泥而不染”這句,有的還寫以後要“做一個像荷花一樣出淤泥而不染的人”,這樣的空談實在沒什麼意思,相比較而言,這篇作文寫得很漂亮。

主題40:喂魚

民國篇

飼魚記

春日清和,暖風拂麵,偕良友步郊原。綠柳成蔭,紅桃初綻,平蕪淺草,一望無涯。徘徊其間,幾疑非人世間也。迤邐前行倏逾裏許,遙見一池,古木疏林斜欹有致。

複行數十步,已近池旁,隔岸人家柴門臨水,黃童白叟無不怡然,桃源仙境當不過如是也。池中春水一泓,遊鱗可數,因出懷餅裂屑投之,魚之爭食者無數。大魚一至即去,小魚不久亦稀,豈其飽食而去乎?然它處仍有攢動者,蓋厭一味之投而間食他物也。餘乃移步投屑,而魚之聚者如故,未久即又散去。如是每移其處,輒有魚聚,而聚之時加暫。意其始必皆以餅屑為異物而爭之,及入口而知為故物也,則速棄之矣。

夫一味取厭在魚,且然況於人類。

佚 名

點評:這篇作文有大家風範,很難想象是出自一個小學生之手。無論是遣詞造句,還是寫景抒情,都顯得極為老道。尤其文末一句,更是點睛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