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對齊宣王說:“大王的臣子中,有一個把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托付給他的朋友,後去楚國遊曆的人。等他回來的時候,他發現他的朋友竟然使他的妻子子女受凍挨餓,那麼大臣應該對他怎麼辦?”

齊宣王說:“拋棄他。”

孟子說:“司法官不能管理他的下屬,那麼大王應該對司法官怎麼辦?”

齊宣王說:“罷免他。”

孟子又說:“一個君王不能治理好國家,那麼對這個君王應該怎麼辦?”齊宣王環顧四周的大臣說起別的事。

“王顧左右而言他”,我對這句話理解的很深刻,一發現不對,我就會立馬岔開話題。

趙妍也沒有在那句話上糾纏,她說:“軍訓累呀,這裏的天氣跟武漢太像了,中午又熱又悶的沒一絲風。”

我說:“你家在武漢嗎?”

她說:“是呀,我是武漢人。”

我說:“武漢是個好地方,號稱中國的“芝加哥”。武漢大學裏的櫻花聽說很美,有機會的話要去看看。”

她笑著說道:“行啊!你來的時候我一定會盡心招待。”

我就說:“行啊!到時候去了通知你。”

我也在那裏打了一會乒乓球,後來我們男生就回去了,回去的時候萬國斌對大家說,我愛這個學校。我們問為什麼呀?他說美女多啊!大家便都鄙視他。有位校長曾說:“我不能保證每個學生在學校裏成才,但最起碼可以保證成人。”原諒我們!校長!我們理解錯了。

在一生中,我們會遇到許多人,有的最終相識;有的隻是匆匆一瞥,與我們擦肩而過。有時我們再次不經意見到一個人時,我們會稱之為緣分。其實那隻是我們一廂情願。你之所以認為那是緣分,那是因為你想遇到那個人。你沒有印象的人,就是你再次見到他們也不會認出他們。

那天晚上我正和劉嶸在學校轉悠,在走到“仲謀廣場”時。我看到了蘇楠,她正在和幾個女生與輪滑協會的人說著什麼。我當時就覺得這是個機會,你也可以稱它為緣分。

大學裏會有各種各樣的協會,你參加後會發現基本都是騙人的。在那裏你什麼都學不到,不過倒是能認識好多人,這可能是唯一的好處吧。

當時蘇楠正是在和輪滑協會的人討論報名的事,劉嶸問我說:“看什麼呢?那人你認識?”

我說:“不認識,就隨便看看。”

劉嶸就笑著說:“他不會就是蘇楠吧!”

我吃驚的說道:“我靠,你怎麼知道?”

劉嶸就說:“其實我從小就跟隨“八級真人”修道上至五百年,下至五百年無所不知,無所不曉。貧道掐指一算,就知道她是誰了。”

我一拍劉嶸肩膀說:“**是不是“**”讀多了,跟邪教頭子**一個師傅,還八級真人,我看是張小兵告訴你的吧!”

劉嶸笑著說:“嗬嗬,你怎麼知道?難道你“練法輪”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