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百一十九章 上兵伐謀(下)(1 / 2)

改革派背後的最大支持者是總設計師,同樣,作為強硬改革派領袖的朱副相,也是在總設計師的大力支持下上位的。

不過朱副相既然能坐到現在這個位置上,還是內定的下一屆首相,就算總設計師逝世了,他目前的地位也不會動搖。在這樣的高位上坐了這麼久,就算是一頭豬,也能夠經營起一個龐大的勢力,更何況還是朱副相這樣的人。

準確的說,除了改革派的大力支持以外,朱副相與學院派也有不少的關係,甚至學院派中支持改革的派係大多都與朱副相比較親近。再加上朱副相進入中樞之前,是魔都的市委書記,一手奠定了浦東開發,故而魔都一係也是朱副相的堅定支持者。

而韓虞城也是朱副相的摯友,這樣說來,幾乎整個華夏經濟最發達的地區都是朱副相的支持者。也談不上奇怪,朱副相的執政理念本就是以強硬的手段整頓金融市場和貨幣市場的秩序,國家機關精簡、國有企業改革、以及打擊貪汙犯罪。

這樣的工作,其實對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是收益最大的。很簡單,越是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政治也就越透明,貪汙腐敗的土壤就越少。殊不知後世的大貪們,很大比例都是出自經濟欠發達地區,原因就是製度的不透明以及輿論監督的不到位。

也就是說,朱副相的強硬手段在沿海發達地區觸動的利益階層較少,而且對金融市場以及國有企業的改革又能讓這些相對發達地區受益,自然就會得到這些地區的鼎力支持了。

但二十世紀末的華夏,雖然經濟發展已見起色,但比起後世的高速發展來說,還要差了不少,地區發展程度兩極分化極為嚴重,也就是說,像是粵東魔都這樣經濟發展水平較高,政治又較為透明的地區還太少,就算鼎力支持朱副相的工作,也很難扭轉對朱副相不利的大勢。而2003年朱首相的黯然退場,與這些不無關係。

當然,這一世有了蘇卿的重生,有了傾城集團這樣本不應該出現在這個曆史時空裏的高科技公司,或許朱副相的仕途會有不一樣的改變。

不過此時的朱副相並不知道,遠在幾千公裏之外的粵東省,正在彭建國和薑明二人的操縱之下,暗流湧動。而作為粵東省省委書記的韓虞城,也將經受人生中最大的一次考驗,若是通過,便是一片坦途,若是沒能通過,恐怕他的仕途就要被人強行畫上休止符了。

而這一切,在正常的曆史軌跡中從未發生過,也許就是蘇卿重生帶來的蝴蝶效應,隻不過在這一次的蝴蝶效應中,蘇卿不會無能為力,憑借著傾城集團的財力,隻要蘇卿能夠察覺到,便能挽狂瀾於既倒。

隻是粵東的一切尚在陰暗之中未曾展露出來,別說蘇卿了,就連韓虞城這個地頭蛇都不清楚粵東看似平靜的局麵之下,隱藏著地暗流。一個在明處,一個在暗處,也就意味著在粵東省的事件中,薑明和彭建國天生便掌握了主動權。

其實官場之中的競爭也是有潛規則的,就是鬥爭的手段僅限於場內,用官場上的手段去打擊敵人,就算最終失敗,也不會被人抓住不放,最多也隻是被調到一個閑職去養老,也算留了個體麵。但若是像彭建國一樣,為了上位不擇手段,甚至調用了場外的力量試圖打擊敵人,要是成功了還好,要是不成功,恐怕就會遭受敵人的雷霆報複,想要安安穩穩的養老恐怕都是癡心妄想,八成是要鋃鐺入獄,甚至有可能是死亡的結局。

彭建國自然很清楚其中的風險,但是他對權力的極度渴望已經超越了對風險的恐懼,隻要能上位,彭建國什麼都不怕。其實也算是彭建國很有自知之明,正常曆史軌跡中,彭建國在與韓虞城的競爭失敗之後,被中紀委雙規,隨後批捕入獄,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級別最高的貪官之一。

倒也不是韓虞城的報複,在正常曆史軌跡中,由於薑明沒有被王重規所壓製,自然沒有太大的危機感。雖然盛泰集團在粵東省的布局依然在,但薑明並沒有被彭建國說服,在粵東省的動作便不了了之了,所以彭建國並沒有動用場外的手段,自然也談不上什麼報複之類的了。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彭建國自身的問題實在太多,甚至比起他手底下的薑明,彭建國的惡行更多,手段更加殘忍,來路不明的收入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