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百一十八章 上兵伐謀(中)(1 / 2)

“彭書記,你是說要動用盛泰集團在粵東那邊的布局了?”薑明的語氣明顯有幾分驚駭。

“沒錯!老薑啊,你又不是不知道,想要扳倒韓虞城這個級別的官員,不下點兒重籌碼是不行啊。粵東那邊也布局了快五年了,是時候拿出來了!”彭建國斬釘截鐵道。“這……”薑明有些猶豫。

“老薑啊,咱們也認識小二十年了,從直隸那邊開始,你我就一起共事,算來我當了你小二十年的領導了,你還不了解我?”彭建國勸道。“你我都一樣,不比那些紅色子弟,背後也沒什麼大背景,在學院派裏也算不上最重要的派係,想要上位,就要靠自己啊!”

“可是……若是粵東那邊事發了,何成善和盛泰集團就完了,要是一個處理不好,也能涉及到你我啊!”薑明雖說平日裏心狠手辣,但也遲遲不能下定決心。

其實何成善和盛泰集團在薑明眼中算不得什麼,薑明的遲疑也不是因為自己與何成善之間的交情。作為一個經曆了數十年官場風雨的官員,心腸不硬怎麼行?恐怕早就因為一時心軟陷入萬劫不複之地了。更何況薑明與何成善之間的關係更趨向於利益交換,感情方麵的聯係還真不多。

薑明如此遲疑的真正原因是粵東那邊的布局實在太大了,大到一旦東窗事發可以讓全國都為震動。雖然計劃中是出賣何成善和盛泰集團,但薑明生怕會牽連到自己。這樣的事情,就算牽扯到一丁點兒,恐怕都要鋃鐺入獄了。

“放心!你我手裏的把柄還少嗎?隻要何成善老老實實地閉上嘴,憑著咱們手裏的這些把柄,就算查出牽扯來又能怎麼樣?放心吧,那些人都是愛惜羽毛的,不會不顧忌咱們手裏的把柄的!”彭建國信誓旦旦的說道。

“那……要是何成善的嘴不夠嚴怎麼辦?”薑明有些被說動了,但似乎還有些顧忌,問道。

“老薑啊,我看你是心慌意亂了吧!這種事還用問我?就讓他永遠的閉上嘴,別給他開口的機會!”辦公室裏彭建國一臉猙獰,好似十八層地獄裏爬出的惡魔。

“好,老彭,我就賭上這一次了!”薑明終於下定了決心,大聲答應道。

“很好,那就去做吧!記住,一定要鬧大!”

掛斷電話,彭建國輕輕的坐在了椅子上,靠著椅背半躺著,輕輕地舒了一口氣。良久,辦公室裏才傳出一句如同毒蛇吐信般陰森的話語:

“白癡!狡兔死走狗烹,事情辦成了還有你薑明的事情?我彭建國上位了不需要什麼雞犬升天,更何況還是你,薑明!”不知為何,彭建國的話語裏隱藏著深深地恨意。

1997年的華夏政壇,正值多事之秋,從春節期間首都的詭異平靜便能看得出。不知在這平靜之下,隱藏著多少驚濤駭浪。

換屆前一年,按說氣氛不會如此的詭異,甚至整個華夏的官場都在暗流湧動。若是按照正常的慣例,這一次換屆並不會有太大的變動,隻是國務府首相的人選會發生變動,得到大多數老同誌支持的強硬改革派領袖朱副相會上位,取代正在位的首相。隻是政府方麵發生變動,一號首長的位置依舊穩固,自然不會發生什麼事情,更何況一號首長宋民澤背後的宋家勢大,足以彈壓換屆期間發生的一切事情。

可惜1997年是一個多事之秋,換屆已經不是現在官場中人所關注的焦點了,又更加重要的事情牽扯著華夏幾乎所有官場中人甚至精英階層的視線。

那就是那位一直站在華夏政壇的幕後,指引著華夏改革開放進程的總設計師的病情。那位個子矮小的老人,雖然一直頑強地活著,靠著自己強大的意誌力從黃麻暴動一直走到了香港回歸的前夕,但意誌再頑強,又怎能經受得住歲月的流逝?

華夏之所以能走出像蘇聯一般的困局,走向改革開放的光輝道路,沒有讓西方國家的“休克療法”侵蝕,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於這個老人的智慧。而現在,老人已然病情深重,深受帕金森的折磨,甚至已經有傳言傳出,老人很難撐得過這個冬天了。

當然,有著先知先覺能力的蘇卿很清楚,老人就是在春節期間去世的,93歲,也算是喜喪了。不過對於華夏來說,老人的去世也就意味著這個國家的巨大損失,也同樣意味著改革開放政策或許會另生枝節。

眾所周知,改革開放最初推行的時候,反對的勢力並不小,並且一直到現在還根深蒂固地存在著。隻不過是因為總設計師的個人威望以及大勢所趨,反對派才沒能讓改革開放的大勢受到阻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