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警察壓力的適應和影響(3 / 3)

再次,導致警察行為失調。由於壓力導致警察自身產生抑製作用,遇有應激,很難適應戰局,發生適應困難,進而可能出現緊張、恐懼、貪生怕死,出現“臨場暈”或怯場現象,甚至有點不冷靜而發生不當行為。

四、影響警察心理壓力的因素

心理壓力是由刺激引起的。不良的刺激會引起壓力,愉悅的刺激也會帶來壓力。生活中壓力是自然的、不可避免的,但每個人感受到的壓力是不同的,即使是同樣的刺激,不同的人壓力感也不同。為了生存、成長和發展,我們必須學會有效地處理壓力,以減輕過度壓力給我們身心所帶來的傷害。

不同的人壓力感有很大差異的主要因素可以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麵。

1.經驗當麵對同一事件或情境時,經驗影響人們對壓力的感受。對兩組跳傘者的壓力狀況進行調查發現,有過100次跳傘經驗的人不但恐懼感小,而且會自覺地控製情緒;而無經驗的人在整個跳傘過程中恐懼感強,並且越接近起跳越害怕。同樣的道理,一帆風順的人一旦遇到打擊就會驚慌失措,不知如何應付;而人生坎坷的人,同樣的打擊卻不會引起重大傷害。可見,增加經驗能增強抵抗壓力的能力。

2.準備狀態對即將麵臨的壓力事件是否有心理準備也會影響壓力的感受。心理學家曾對兩組接受手術的患者做實驗。對其中一組在術前向他講明手術的過程及後果,使患者對手術有了準備,對手術帶來的痛苦視為正常現象並坦然接受;另一組不做特別介紹,患者對手術一無所知,對術後的痛苦過分擔憂,對手術是否成功持懷疑態度,結果手術後有準備組比無準備組止痛藥用得少,而且平均提前三天出院。因此,有應付壓力的準備也是減輕傷害的重要因素。

3.認知認知評估在增加壓力感和緩解壓力中有著重要作用。同樣的壓力情境使有些人苦不堪言,而另一些人則平靜地對待,這與認知因素有關。當一個人麵對壓力時,在沒有任何實際的壓力反應之前會先辨認壓力和評價壓力。如果把壓力的威脅性估計過大,對自己應對壓力的能力估計過低,那麼壓力反應也必然大。例如,你在安靜的書房看書,忽然聽到走廊裏響起一串腳步聲,如果認為是將要入室搶劫的壞人來了,就會驚慌恐懼,如果認為是朋友全家來拜訪,就會輕鬆愉快。正如一位哲學家所說,“人類不是被問題本身所困擾,而是被他們對問題的看法所困擾”。

對壓力的認知評估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初步評估是評定壓力來源的嚴重性,二級評估是評量處理壓力的可能性。如果壓力嚴重,又無可利用的應付壓力的資源,必然產生一種持續性的緊張狀態。

4.性格不同性格特征的人對壓力的感受不同。那些競爭意識強、工作努力奮鬥、爭強好勝、缺乏耐心、成就動機高、說話辦事講求效率、時間緊迫感強、成天忙忙碌碌的A型性格特征的人,在麵對壓力時,性格中的不利因素就會顯現出來,而且A型性格與冠心病有密切的關係。研究發現,A型性格者患心髒病的人數是B型性格者的2~3倍。B型性格的特征是個性隨和、生活悠閑、對工作要求不高、對成敗得失看得淡薄。

5.環境一個人的壓力來源與他所處的小環境有直接關係,小環境主要指工作單位或學校及家庭。工作過度、角色不明、支持不足、溝通不良等都會使人產生壓力感,家庭的壓力常常來自於夫妻關係、子女教育、經濟問題、家務勞動分配、鄰裏關係等。如果工作稱心如意,家庭和睦美滿,來自環境的壓力必然小,則心情舒暢,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