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啊,回回啊!
你的血管裏永遠流淌著善良、正直,
你的胸懷中永遠藏著粗獷、豪氣!
你有一顆淨化的靈魂啊,
也有一根壓不彎的骨脊!
活著,就要頂天立地;
死了,也要高舉真理的大旗!
啊,回回!
我的回回啊!
把苦咽到心裏的回回啊!
就是大山倒下來也壓不倒的回回啊!
詩中以飽滿的激情、昂揚的氣勢,全麵地揭示並禮讚了回族的正直、善良、粗獷、豪放、堅韌、不屈……從中我們不難看出詩人那難以壓抑的激情和對自己民族的深厚感情。
三
馮福寬是一個有著自覺的社會責任感和時代使命感的作家,因而,他在作品中所表現出來的民族情感,並不是狹隘的、排他的、自私的,而是常常與對祖國的感情、對其他兄弟民族人民的感情緊密地聯係在一起的。
如,在《回坊風情錄》的《狂人》中,他為一位“又瘦又小”,早被人們遺忘的回族老漢穆相元寫傳,是因為穆相元小時曾冒險爬上開封鐵塔,勇敢地拔下了日本鬼子的太陽旗,從中我們可以看到馮福寬胸中洋溢著的民族自尊感和愛國主義的激情。在《回回的“達吉”(父親)》中,他動情地講述了一個漢族女兒回回養的感人故事,熱烈地讚揚了這種民族團結的精神。在《穆斯林之歌》中,他激情洋溢地謳歌了回族先民對於長安的感情、對於兄弟民族人民的情誼後,又充滿深情地寫出了他們在祖國生活的情況:
漸漸的,你長大了,
像蓬草一樣,
撒到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裏!
上馬可以叱吒風雲,
下馬可以安邦社稷。
曆史上,你培養了多少英雄豪傑,
為祖國建立了赫赫功績!
作為一個新中國培養出來的回族作家,馮福寬將自己的民族情感與愛國主義的思想情感有機地結合起來,這在今天,是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的。
同時,馮福寬站在時代和曆史的高度,對民族生活中的一些現象進行著認真、深入的反思。
他在思索並且向人們發問:“當年在唐都長安經商的回族先民,都是些家資萬貫的豪華大戶”“可是,這些人的後代,怎麼都成了賣糊辣湯的?”他在研究回回的淡於入世的人生態度時發現:回族真正的處世哲學,應該:一是“營謀後世的住宅”,一是爭取“今世的定分”。可是在人們的思想中,不知怎麼卻忽略了後麵的一個,奇怪了。在《“悶娃”外傳》中,他更對某些回族人不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不跟隨時代的腳步前進,“他隻知道念、禮、齋、課、朝,漢誌(哈吉),格底木……”至於在這個地方,他的“先人生活了幾輩子?他不知道,他的兒孫後輩還要在這裏怎麼樣生活下去?他也不願去想”“他隻知道本本分分地生活,不偷人,不搶人,傷天害理的事連想也不敢想,這就夠了。在這個世界上,他還圖什麼呢!”並從心底裏發出深沉的慨歎:“啊,悶娃!我可憐的朵斯堤啊!”
從這些地方,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了馮福寬對“悶娃”這些人愛之愈深,責之愈切的焦慮心情,感受到了他期望自己的民族盡快擺脫羈絆,在現代化的道路上昂首騰飛的迫切心情,感受到了他作為回族的“忠實的兒子”的一顆跳動的紅心和熱忱的靈魂!
馮福寬的作品在藝術上也是有其鮮明特點的。他的詩歌,激情洋溢,聯想豐富而又意境悠遠;他的散文,不拘一格,信手拈來而又皆成文章;他的報告文學,篇幅簡練,長於白描而又傳神逼真。特別是他在創作時,用自己特有的民族眼光去觀察,用自己特有的民族心理去感受,用自己特有的民族感情去體驗,用自己特有的民族色彩去描繪,因此,他的作品,具有濃鬱的民族、地域色彩,洋溢著回族特有的靈光和情趣。總之,馮福寬的回族文學新著,是他用全身心在靈魂深處發出的對於自己民族的深情的歌,是回族文藝百花園中一簇絢麗的花!
載《通俗文藝家》1992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