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是個不容易滿足的人,她有姣好的麵容,苗條的身材,賢雅的氣質,甜美的微笑,但她並不想呆在家裏養尊處優,保護肌膚的潤滑和性情的細嫩。她有偌大的公司,漂亮的跑車,企業家的身份,人大代表的頭銜,但她並不想躲在錢財和榮譽後麵過上層人的生活,被鮮花和掌聲捧得高高。喜歡自找“苦”吃,使她成為富人和麗人中的另類。
趙紅又是個容易滿足的人,她愛攝影,不管千裏萬裏路途遙遠風霜嚴酷,隻要拍到一張滿意的照片就心花怒放。她愛文學,全國散文作家論壇征文大賽隻給了她一個小小的三等獎,她說這是對自己寫作的肯定,便高興地去北京領獎並認真地聽老師們講課。精神領域裏的一點點認可、鼓勵、成績,在她來說都是莫大的欣喜。
趙紅說:“我雖然擁有比常人多得多的物質,卻並沒有擁有多少快樂。有錢和有快樂並不是一回事。我也曾像一些富人那樣,用瘋狂的購物讓自己快樂起來,我發現這個辦法不靈,購物的快感很短,它帶來的空虛卻很長。老實說,在認識攝影之前我常常不快樂。”
攝影使趙紅多了一隻觀察社會的眼睛,也多了一副理解幸福的心態。
我發現在《不全是西藏》的攝影集中,趙紅對人與環境的處理別具慧眼。那殿堂與佛塔的大塊的陰影中間,一縷光線照亮了那位正拍照的攝影者,解說詞是:“白雲本無情,佛塔更無意,相機哪有靈,隻因人有心”;那陽光明麗質感堅硬的寺牆夾出窄窄的巷道,一個喇嘛在陰暗的石階上攀登,解說詞是:“進得寺院門,修行在個人”;那描繪著佛像和藏語的金碧輝煌的院門之外,一位樸實的藏民穩健地走來,解說詞是:“佛並不在意金裝,在意一顆真誠的心”;還有一張跨頁上,半邊是一個僧人在行走,半邊是一老一少兩個背影,解說詞是:“孑然獨行還是相伴共往,目的最重要”。
趙紅不管是拍風景還是攝物象,最後都落到人的命題上。她攝影集中許多照片的解說詞,飽含人生哲理。我們看看:“地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瑪,比珠穆朗瑪還要高的是人的信仰。”“窗外世界被路牽引著,路有盡頭,人生的追求卻沒有止境。”“苦行是過程而不是目的,能覺悟的是心的修行。”“你如果隻是別人的影子,再清晰也是枉然。”“芸芸眾生,該為善來,而行善曆來不在意你講了多少,而在意你做了多少。”“帳篷和別墅並無本質上的區別,安頓的都是人生。”“有多少人生與我們擦肩而過,求索的路免不了獨行。”
我相信這些詞語,訴說著趙紅的所思所想。
趙紅是用相機,在進行人生的探尋。
她是物欲社會中的一位覺醒者。
她是攝影世界裏的一位布道者。
苦行——探求——如蓮的喜悅。
攝影使趙紅變得堅強而有力量。
攝影使趙紅變得沉靜而又靚麗。
2010年8月23日於吉祥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