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1983年的風景(2 / 2)

那是一個樸實的農村青年,在坡上的秧田邊呆足了一個星期,白皙的臉被太陽光曬成了紫紅色。他是隔壁村的,爸爸告訴我說他爸爸在公社衛生院煮飯,他在一個衛生學校讀書。我路過的時候,看他擱在小凳板上的書,黑白封麵上有一個用鋼筆畫的穿喇叭裙的外國女人,因為她的頭發是卷的,圖畫的線條簡單幹淨,書上頭寫著兩個簡單的大字:簡愛。

書不厚,看起來,封麵做得很簡樸。

他看書的時候,幾乎不受任何外來的影響,坐定在那裏,汗流滿麵,卻不影響他看書。

他的爸爸心疼他,把白己腰上的毛巾解下來給他抹汗,把自己頭上的鬥笠摘下來給他,他戴著鬥笠,脖子上掛了毛巾,任汗水濕透衣背。

斜陽日暮時分,村裏另一個在縣立中學讀書的年輕人,由他的爺爺幫他提著衣服木箱子,從村裏走了出來。每次走到這裏,兩個年輕人搭訕說話的時候,那個老人就擱下手裏的木箱,讓兩個年輕人說話,自己轉身回去下地做事。

那個夏天,我見過他很多次,我當時在讀從三叔那裏借來的《楊門女將》,讀得很人迷,乃至誤了功課,父親將我書包裏的《楊門女將》搜出來,一把扔進水田。我母親又把書撈出來,曬幹還給三嬸。從那以後,我讀課外書得避著父親。父親不希望我不務正業。當我看到坡上的那個年輕的男孩,我很羨慕他,他可以坐在廣闊的田畝之間自在地看自己的書,對身後麵那一片長滿草和莊稼的原野置若罔聞。

有牛走過的村莊,溫暖的陽光,年輕人,看書的樣子,半熟的田野,萬裏寬的藍天,安靜地大地,綠色的湘南,1983年,像一幅畫一樣鑲嵌進了我的記憶。生命是一件精美的瓷器,美麗的古老的鄉村是一件曆史的陶,我們都努力地嗬護著,可在時光河流裏,我們弱少得隻剩下生命爆裂後的疼痛和屈服。在凡俗欲望的背後,我們尋找純真的時候,才靜下來,從歲月的灰燼裏,找出一片或幾片閃光的碎片,用心去回味,安慰今天良知的憂傷。

1983年,大家熱情似火,而大地安靜如初,人在發揮著自身的力量,十分純粹的信仰著自己的思想、智慧和眼光,幹淨地與這個社會交往著,一點不像今天這般急功近利。因為今天的不可琢磨,1983年的鄉村像一塊水晶一樣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