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荷葉
碧圓自潔,向淺洲遠浦,亭亭清絕。猶有遺簪,不展秋心,能卷幾多炎熱?鴛鴦密語同傾蓋①,且莫與、浣紗人說。恐怨歌忽斷花風,碎卻翠雲千疊。
回首當年漢舞,怕飛去漫皺,留仙裙折。戀戀青衫,猶染枯香,還歎鬢絲飄雪。盤心清露如鉛水,又一夜西風吹折。喜淨看、匹練飛光,倒瀉半湖明月。
“注釋”①傾蓋:行車時車蓋相碰,指朋友相契,一見如故。
“譯文”碧綠的圓荷天生淨潔,向著清淺的沙洲,遙遠的水邊,它亭亭搖曳,清姿妙絕。還有水麵剛剛冒出的卷得纖細的荷葉像美人墜落的玉簪,抱著一片素潔的心田,能將多少炎熱卷掩?兩片傘蓋狀的荷葉像成雙鴛鴦一見如故親密私語,且不要,向浣紗的美女說起。隻恐怕花風忽然吹斷哀怨的歌吟,將荷叢攪碎像千疊翠雲。回首當年漢宮裏起舞翩翩,天子怕大風吹走舞袖飄揚的趙飛燕,叫人胡亂扯皺了舞裙,自此帶皺折的“留仙裙”就在後世流傳。叫我戀戀不舍的青衫,還沾染著枯荷的餘香,還歎息著鬢絲如白雪飄散。綠盤心中盈聚著清晶露珠,像金銅仙人的清淚點點,又是一夜西風將它吹斷。我喜歡觀看,明月灑下澄淨的飛光,如白色的匹練,倒瀉入半個湖麵。
“賞析”本篇詞調一作《綠意》,陳炎在《山中白雲詞》卷六《紅情》序:“《疏影》,《暗香》,薑白石為梅著語。因易之曰《紅情》、《綠意》,以荷花荷葉詠之。”可見本詞乃有意仿薑詠梅二詞,實際上,通觀其論詞名篇《詞源》,主張好詞要意趣高遠、雅正合律,意境清空,並力推薑夔。而後人論及玉田,也常與白石比較。本詞詠荷葉,亦頗具白石詞清空騷雅之致,但已由幽韻冷香變為殘韻枯香,尤其是“盤心清露如鉛水”句,托意甚明。
月下笛
孤遊萬竹山中①,閑門落葉,愁思黯然,因動黍離之感。時寓甬東積翠山舍。
萬裏孤雲,清遊漸遠,故人何處?寒窗夢裏,猶記經行舊時路。連昌約略無多柳②,第一是難聽夜雨。漫驚回淒悄,相看燭影,擁衾誰語?張緒③,歸何暮?半零落依依,斷橋鷗鷺。天涯倦旅,此時心事良苦。隻愁重灑西州淚,問杜曲人家在否④?恐翠袖、正天寒,猶倚梅花那樹。
“注釋”①萬竹山:在今浙江天台。②連昌句:連昌,唐宮名。約略,大約。③張緒:少有文才,風姿清雅。此處作者自比。④杜曲:指故國家園。
“譯文”萬裏長空飄蕩著孤雲一片,清寂地浮遊著漸飄漸遠,故人嗬到何處將你尋見?在寒窗裏入夢酣然,舊時曾經走過的道路還能記憶。連昌宮的楊柳大概已所剩無幾,最叫我難過的是,聽著淅淅瀝瀝的夜雨。夢回驚醒,無端地感到憂傷淒寂,麵對著燭影搖曳,擁被孤眠誰與我傾心話語?像豐姿清雅的張緒為何遲遲不歸去?斷橋邊鷗鷺相盟的伴侶,半已零落卻仍然眷戀依依。我疲倦地顛簸於天涯羈旅,此時的心事實在痛苦悲淒。隻怕重返臨安故地,又重灑愁苦的淚滴,試問杭州故居的舊時人家,而今是否依舊在那裏?恐怕她翠袖單薄,正當天寒日暮之際,還在梅花樹旁斜倚。
“賞析”據小序,這首《月下笛》是張炎漫遊天台萬竹山中,見落葉滿目而觸動內心久積的種種愁懷,產生了強烈的《黍離》之感而作。落葉為蕭索景物,既引發身世飄零之痛,又象征國亡家破,有銅駝荊棘之意,但詞中卻不提落葉,而以秋夜淒寒之景來瀉染作者的淒苦之情。上片寫夢及夢醒後獨自發呆之態,形象傳神。下片以“隻愁重灑西州淚”寓“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的遺老沉痛幽怨的心情,末以天寒倚梅明誌,增強詞篇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