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牥(1205-1246),字庭堅,號紫岩,初名公筠,福州富沙(今屬福建)人。端平二年(1235)進士。曆仕太學正,通判潭州。著有《紫岩集》。
南鄉子
題南劍州妓館①
生怕倚闌幹,閣下溪聲閣外山。惟有舊時山共水,依然,暮雨朝雲去不還。應是躡飛鸞,月下時時整佩環。月又漸低霜又下,更闌,折得梅花獨自看。
“注釋”①南劍州:今福建南平。
“譯文”我生怕去獨倚欄杆,閣下是潺潺的溪水,閣外是碧綠的青山。惟有這舊日的山水麵目依然,她卻像暮雨朝雲般一去不還。她應該化作仙女騎著飛鸞,在明月下時時整理衣衫佩環。露冷霜降,月兒漸漸低轉,夜寂更闌,我折下一枝梅花,獨自仔細欣賞觀看。
“賞析”本篇上片以實景起,下片轉入幻景。歇拍又回至眼前,前後回環,別致精巧。南宋詞壇,小令精品不多,本篇卻深得諸詞家讚賞,有著讚其“有許多轉折委婉情思”,況周頤則說:“小令中能轉折,便有尺幅千裏之妙”,這些正說明本詞在命意謀篇上,符合小令的一般創作規律,正如沈祥龍所說:“小令須突然而來,悠然而去,數語曲折合蓄,有言外不盡之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