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祖皋字申之,號次夔,又號蒲江,永嘉(今浙江溫州市)人。慶元五年(1199)進士。官至權直學士院。詞風婉秀淡雅。有《蒲江詞稿》。
江城子
畫樓簾幕卷新晴,掩銀屏,曉寒輕。墜粉飄香,日日喚愁生。暗數十年湖上路,能幾度、著娉婷①。年華空自感飄零,擁春酲,對誰醒?天闊雲閑,無處覓簫聲。載酒買花年少事,渾不似、舊心情。
“注釋”①娉婷:姿態美好。
“譯文”彩樓卷起了簾幕,敞開一片新晴,掩閉起銀白的屏風,清晨透出輕微的寒冷。墜落的花瓣飄著香氣,呼喚著憂愁與日滋生。暗暗地計算著十年間西湖上往返行程,人生能有幾度,能遇著美麗姑娘的鍾情。歲月蹉跎,空虛孤獨地感到身世的飄零,擁著春酒醉飲,醒來對誰訴衷情?天空遼闊浮雲悠閑,無處去尋覓情投意合的簫聲。美酒載車,買花寄情,那是年少人的風流舉動,如今我全不像,昔日的心情。
“賞析”這首小詞粗看頗似北宋晏、秦等婉約詞作,但從“暗數十年湖上路”等淒黯之辭來看,即使纏綿、傷感如昔,卻也不複有北宋前輩詞人的自信、從容。另外,黃升言盧詞“樂章甚工,字字可入律呂”(《花庵詞選》),本篇在選聲降調上顯然有其意圖,《江城子》這一詞調據蘇軾在《與鮮於子駿簡》所記,其節奏感當是很明顯的,本宜抒寫豪邁之詞,但蘇軾也曾用此調作“十年生死兩茫茫”,盧氏效之,顯然是要表現沉痛盤鬱之情。
宴清都
春訊飛瓊管①,風日薄,度牆啼鳥聲亂。江城次第②,笙歌翠合,綺羅香暖。溶溶澗淥冰泮③,醉夢裏,年華暗換。料黛眉,重鎖隋堤,芳心還動梁苑④。
新來雁闊雲音,鸞分鑒影,無計重見。春啼細雨,籠愁淡月,恁時庭院。離腸未語先斷,算猶有憑高望眼。更那堪衰草連天,飛梅弄晚。
“注釋”①瓊管:古代以葭莩灰填滿律管,節候至則灰飛管通。管以玉為主,故曰瓊管。②次第:轉眼,紛紛。③泮:冰融解。④梁苑:即兔園,又稱梁園。在今開封市東南,宋時遊宴勝地。此泛指園林。
“譯文”春天的訊息隨著葭莩灰飛出瓊管,早春的清風日頭雖然還不暖,越過牆頭的鳥啼已一片噪亂。江城轉眼間,已是翠碧籠罩,笙歌喧天,人們穿上綺羅春衫,迎來花香日暖。溪澗裏殘冰消融,綠水涓涓,恍惚在醉夢裏,歲月悄然轉換。我料想隋堤的柳葉凝重地緊鎖了黛眉,梁苑的林花芳心震顫。新近我久已不聞鴻雁的叫聲,分飛的鸞鳳對著鏡中的孤影悲喚,生離死別的情人再也不能相見。啼泣的春天灑下淋瀝的細雨,愁雲籠罩的夜晚,月光淡淡,我獨守著此時的庭院。離別的愁腸未曾傾訴已先寸斷。就算還能登高望遠,更如何忍受那芳草連綿伸向天邊,飛落的梅花舞弄著暮色昏暗。
“賞析”《宴清都》詞調上下片皆押仄聲韻,本篇以上、去兩聲交錯互押,以造成聲情跌宕的效果。上片寫景,江城風情,突出一個“換”字,以“醉夢裏”二句點題,下片抒情,寫“無計重見”之愁,又借“春啼”二句渲染,末以景結情,辭盡意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