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美珍第一筆生意是賣火花。1989年,47歲的唐美珍經一個朋友牽線與另外一個朋友做起了火花生意。她在東塘交易大樓租了一個攤位,當時長沙玩火花的人很少,她們的生意很清淡。唐美珍常常一個人騎著單車到河西的大學裏做廣告,向學生們推銷火花,因為火花圖案豐富多彩且價格比郵票便宜,很受學生的歡迎,從此,她們的生意一天天紅火起來。正當唐美珍的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她的合夥人卻撇下了唐美珍另起爐灶,還帶走了貨源。孤立無援的她隻能破釜沉舟,一個人往前闖。僅憑著每次進貨時抄下的廠址,她用精明的頭腦取得了多家火柴廠的信任和支持。豐富的貨源給她帶來了可觀的利潤,到1991年的時候,她每個月的純收入是3000元人民幣,而作為電力學教授的丈夫當時月工資僅為幾百元。
嚐到甜頭的唐美珍一發不可收拾,先後又做起了服裝、皮鞋生意。幾年下來,她賺的錢除了供兩個女兒上大學外,還拿出15萬元在東瓜山二村購置了一套120平方米的三室兩廳住宅。
“這些錢現在看來並不算什麼,我高興的是,現在我和丈夫平等了。”
現在,唐美珍一個女兒已經經商,另一個女兒在國外工作,她和老伴含飴弄孫,安享幸福的晚年生活。苦了一輩子,如今終於過上了好日子,唐美珍卻沒有忘記身邊需要幫助的人,她把剩餘的精力都用在了服務社區上,為社區栽樹、種花,幫居委會搞宣傳、掃樓道。2002年,她還被評為了長沙市文明標兵。
(原載2003年10月11日湖南《今日女報》一、二版)
與美為鄰
——記唐美珍和她的“空中花園”
不足一米寬的走道兩旁擺滿了各種盆花,沿著護欄搭建的平台栽種了各種花木:太陽花與日爭豔,蘆薈綠葉青翠欲滴,紫薇花輕輕搖曳。在冬瓜山社區這個“空中花園”裏,記者見到了花園的主人。
出國帶回環保意識
門麵經營戶多,遠離主幹道,綠化麵積小,這是東瓜山社區曾經存在的狀況。住在八棟二樓的唐美珍也早已習慣了這種“穿地式”的生活習慣。
1997年,唐美珍和老伴專程去看望女兒。美國整潔的城市布局,處處鳥語花香的環璄,尤其是女兒家那棟花園式的住房讓唐美珍耳目一新。在女兒家的小花園裏種了許多唐美珍說不上名字的鮮花,每天早上她都會和女兒一起為它們澆水。久而久之,一個念頭在唐美珍腦海中形成,為何不讓我們社區也變得像花園一樣呢?
水泥地上建成“空中花園”
回國後,唐美珍開始和老伴商量種花的計劃。算來算去,可利用的地方隻有宿舍樓前不足一米寬旳走廊,就從盆栽開始吧。
從2000年栽下第一盆花至今,數量一直在增加,品種也不斷擴充。這時候,年過花甲的唐美珍和老伴請來民工沿走廊護欄搭建了一個和走廊一樣長的平台,就這樣,可利用的麵積驟然擴大一倍,不知不覺建成了一個擁有200餘盆的鮮花、數幾十個品種的“空中花園”。為節省體力,唐美珍的老伴在花園安裝了自動噴水設施,保證每一盆花都能均勻地接受澆灌。2001年唐美珍還因此被評為市文明標兵。
2001空中花園促成花園社區
花園在慢慢擴大,環璄在逐漸變美,更讓唐美珍高興的是,以前她總擔心花被偷,可如今,鄰居們都會自發幫她照料花園,並也在自己家養起花來。現在,東瓜山社區近一半的居民都開始養花,已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花園社區。
注:(原載長沙晚報200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