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九龍不是一個傳說(2)(1 / 3)

九龍人也許該換一個地方劃龍舟了。但無論他們在哪裏劃,他們決不會遠離大海,他們也還像當年那些抗英壯士一樣強壯,一樣充滿了激情和力量。隻是現在,他們的敵人早已不複存在,有的隻是競爭對手,大家都在玩同一個遊戲,是的,這的確是遊戲。你也許會在鳳凰衛視的現場直播裏看到一個被不斷放大的鏡頭,一百個青銅漢子,從古籍般幽暗的老祠堂裏抬出了一條條漫長的龍舟,烏黑,如同枯木,那深厚的曆史文脈是否還能說出這裏一個個古老家族的來路?是的,這就是九龍人的祖先劃過的龍船,也是九龍特有的龍船,不過,哪怕再獨特,這原本也不過是一種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水上遊戲工具,但九龍的漢子們抬著它,卻沒有一點遊戲的味道,他們虔誠地、神聖地抬著它,就像抬著祖先的靈魂,一路上大聲叫喊著,走向大海。這時候你可以嗅到九龍人身上散發出來的那種來自大海的強烈氣味,而這條龍船仿佛就是他們和曆史保持的最後的聯係。大海仿佛已等了他們很久了。一條龍船下水,突然變成了占據整個畫麵的大特寫,頃刻間,大海便從四麵八方趕了過來,浪花連同一個個倒著過的日子,傾瀉在一百個青銅漢子身上,水花四濺,壯懷激烈,讓我看得驚心動魄……

對於九龍,有些東西我不想掩飾。這裏不隻有香港中環那樣的大街和摩天大樓,還有像盲腸一樣的老街和小巷,灰暗,狹窄,擁擠不堪,這些,我都覺得沒必要掩飾。九龍似乎也沒有誰去千方百計地掩飾,去給它們穿衣戴帽,以廉價的方式把它們打扮一新。

我到九龍時,正趕上香港“全城迎東亞運”活動在尖沙咀九龍公園舉行,但我並未感覺到內地那種每逢大的會慶就會出現的那種緊張氣氛,沒有如臨大敵,沒有戒備森嚴,更沒有出現賣菜刀也要實名製。我很輕鬆地就走進了九龍公園,很多遊人和我一樣在這免費的、也沒有人把守大門的公園裏閑逛,很多的老人也在這裏閑坐或遛彎兒,一如平日的光景,乞丐、流浪漢也依然在這裏酣眠,沒見警察和城管人員來驅趕他們,盡管他們躺在那裏就像一堆堆垃圾。我在那裏差不多逛了一個下午,隨心所欲地用我的數碼照相機拍照,甚至到活動的主會場也拍了幾張照片,也沒有人來阻攔我,連盤問一下的人都沒有。

香港很小,九龍也很小,但九龍公園比我見到的許多內地公園更寬廣,我相信這不是我的錯覺。這裏樹很大,鳥兒很多,我看到了一根以鳥為圖騰的木雕柱,我凝神望了許久,我的目光無疑是憧憬的。

然而,一走出九龍公園,走到人口稠密而街道狹窄的舊城區,我又情不自禁地發問,香港人的生活難道真的那麼值得我們憧憬嗎?

我一直懷疑,港人的幸福指數是否真的有我們羨慕的那樣高?這是隻有走到了這裏、隻有在現場才會產生的疑問。

我有不少香港朋友,他們至少是中產階級,但走進他們家裏,對比我在內地的家,我立刻感覺自己闊了起來。至少是從房間的麵積比,我比他們闊多了。香港是一個生育自由的地方,大多是多子女的家庭,而一家六七口人,哪怕是中產階級家庭,也隻能住在五六十平米的房子裏,螺螄殼裏做道場,吃和住都在這樣逼仄的空間裏發生。房間很多,但很小,小到剛能放下一張床,剛剛能夠讓一個身體躺下。被子折疊得像在太陽下曬幹了水分的豆腐幹。小飯桌上,精致的青花瓷碗,閃著光,細致的光斑。露台上,洗滌的被褥已經曬幹,陽光的氣味還很強烈。一個帶露台的房子,哪怕如此狹窄,也在千萬以上,這在香港也是奢侈的,它承載著香港中產階級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