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高路入雲端(2)(2 / 2)

然而欲速則不達。僅僅一年之後,整個中國便陷入了嚴重的三年困難時期,社會主義出現了第一次曲折和危機。

毛澤東依然在沒有路的山頭上攀登著,盡管衣服濕透了衣背,他不但不停歇,而且連頭也不回,神態是那麼的執著。

這不禁使人想起毛澤東第一次上廬山時的情景。那是江西北部與井岡山遙遙相望的另一座名山,不僅風景優美,而且是避暑勝地。1959年夏天,中央在這裏召開了一次重要會議。當彭德懷對“大躍進”提出批評時,毛澤東震怒了。萬木蔥蘢清幽涼爽的廬山頓時充滿了濃烈的火藥味。在他這個黨的最高領導人看來,“大躍進”是快速建設社會主義的一次偉大創造和實踐,成績是主要的,無論是誰都不能否定,他也第一次感到自己的絕對權威受到了挑戰。這樣,會議最終也就出現了人們最不願意看到的那種結果。

在毛澤東攀登的那座沒有路的山頭的對麵山腳下,是一個清一色幹打壘土房屋的小村莊。橙色的牆、黑色的瓦,背後綠油油的山,村前水光瀲灩的稻田,組成了一幅絕妙的風景畫。這時,毛澤東突然停住向前探索的腳步,回頭把目光投向了這個小村莊。井岡山鬥爭時期,他就住在這村子一棟普通的房子裏。在這裏,他和老百姓一塊拉家常,和士兵們一塊打草鞋,彼此親密得就像一家人一樣。也是在這裏,他曾無數次講過,我們共產黨人鬧革命,就是為了建立新中國,使人民群眾翻身做主人,大家聽後都由衷地拍手響起一片熱烈的掌聲。那時候,當官的和當兵的真正是一個樣,當官的和老百姓真正是一個樣。就是因為“一個樣”,我們黨才得到了人民群眾的真心擁護,軍隊也就不斷地打勝仗。

看了一會兒,毛澤東又重新轉過頭來,撥開草叢,穿過樹林,繞過巨石,跨過溝坎,一步一步地向越來越陡的山頭上登去,堅毅的臉上露出了一絲不易察覺的憂慮。

毛澤東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但現實的情況同他心中的社會主義“理想王國”存在著太大的差距。自從廬山那次會議以後,加上1957年的那場反右派鬥爭,他在一些重大問題的看法上逐漸發生了改變。他認為社會主義社會雖然也要抓好經濟建設,發展生產力,但主要矛盾應是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所以必須堅持以階級鬥爭為綱。而在這個他以為事關社會主義根本方向和路線的問題上,有些人卻不讚同,甚至在背地裏進行抵製。還有使他惱怒的是,他要盡快地在全社會實現公有製,有的地方卻搞起了“包產到戶”;他要實行單一的計劃經濟,有的地方卻搞起了市場經濟性質的集市貿易;他要各級黨員幹部當好人民的公仆,有些人卻當官做老爺;他要全黨發揚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有些人卻追求豪華奢侈的享樂特權生活;他要全體領導幹部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有些人卻利用手中的權力為自己謀取私利;他要文學藝術薄古厚今,有些人卻讓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統治舞台。所有這些如果任其發展下去,社會主義的紅旗還能夠在中國的大地上迎風飄揚嗎?

當然,令毛澤東憂慮的還有嚴峻的國際形勢。西方國家的反華聲浪此起彼伏。特別是那個曾被稱為老大哥的蘇聯,自從1956年赫魯曉夫在蘇共二十大上作了反斯大林的秘密報告之後,不僅在其國內掀起了一股反對個人崇拜和個人迷信的高潮,而且逐漸改變了斯大林的路線。這引起了毛澤東的嚴重不安和高度關注。他覺得這是一種大逆不道的行為。中蘇關係也由此進入不斷惡化的時期,以至後來發展到相互論戰、兵刃相見的地步。

山,一重接著一重;峰,一峰連著一峰。內憂、外患,就像眼前連綿起伏的山峰一樣,不斷向毛澤東湧來。但井岡山鑄就了毛澤東山一樣的性格。盡管前麵充滿了艱難險阻,他也要義無反顧地捍衛他所開辟的社會主義道路,並沿著這條道路不斷探索和前進。此刻,一場席卷全國且又迅猛異常的“文化大革命”風暴正在他胸中醞釀。

毛澤東要用階級鬥爭這種大規模群眾運動的極端方式來清除他所認為的黨內資產階級和一切不良現象,以徹底貫徹他的路線和主張。

今天看來,毛澤東重上井岡山,與其說是一個偉大勝利者的凱旋,不如說是他奪取全國勝利後的又一次勇敢探索。

今天看來,在毛澤東對中國社會主義的探索中,雖然存在著許多不正確以至錯誤的思想和做法,但有一點是絲毫不能懷疑的,這就是毛澤東的初衷是好的,是想把中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

今天看來,毛澤東所倡導的社會主義,雖然在體製機製上存在著重大的弊端,甚至在有些方麵誤入了歧途,但對於他來說,他卻是始終堅信他所走的道路是正確的,並且認為這條道路很長很高,一直通向被人們稱為“人間天堂”的共產主義。

正因為如此,在重新麵對巍峨雄偉的井岡山時,毛澤東又一次發出了他生命的呐喊:世上無難事,隻要肯登攀。

這是高路入雲端的又一個新詮釋。

這是高路入雲端的又一個新號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