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今天的“隱士”的存在,正是市場經濟的結果。正是市場經濟裏,生活的可選擇性極大地增加了,才會有隱士的新的空間。熱衷於紅塵滾滾,追求名利有了無限的可能。但追求當然無法滿足我們的精神的需要,我們會在這種追求中感到壓抑和乏味。而且我們的命運往往是一眼看得到底的,沒有了當年大起大落,和“大曆史”同步的命運的沉浮隱顯的劇烈變化。一個都市的白領,二十歲的時候租住公寓,到五十歲住上豪宅。年輕時開小QQ,到了事業有成時,就開起了奔馳。一個人最大的追求不過如此的時候,生活的軌跡一眼就會看清的時候,他的無聊和厭煩的感覺就會強烈起來。他就渴望超越這樣的生活狀態。於是,隱士就變成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的代表,也是一種新的文化形態的代表。他們其實象征了一種“逃離”和“脫出”固定的市場經濟中的普遍的生活形態的生活方式,一種另類的選擇可能,一種浪漫和詩意的新的來源。於是,隱士就會變成一種讓人羨慕的生活,脫離之後的瀟灑和自由就會變成新的楷模。
今天的“成功人士”和剛剛富裕起來之後的露富顯財大不相同,都會表示自己回歸自然的超越和尊重環保的遠見。而市場經濟的妙處就在於它並不刻板執著於一種價值,它可以將對它的反對和批判變成一種有利可圖的商品。市場靈活性已經有過無數讓人目瞪口呆的表演,今天它更是如同變形金剛一樣可以隨心所欲地變身。當年巴爾紮克筆下的高老頭式的第一代的“顯”露財富的角色早就式微了。時尚的年輕人的形象都是傾慕隱士的風格的。所以,今天的隱士其實比起古人來並無不同。他們都是由於自己的“顯”才為人所知,由於自己在專業方麵的成就受到大家的了解,然後才可能選擇“隱”。
但這種“隱士”和古人不同的是他們和古代社會的放棄功名不同,而是表示他們放棄了在市場中的存在。但其實他們越是放棄和拒絕,就越是受到追捧;越是要隱居,返回自然就越是被市場所吸納。今天其實迎合市場的潮流很難,因為潮流變幻莫測,而追趕的人也太多太多。但反市場的超越性卻是市場本身的強烈的需求所在。隱士在今天往往越是決絕地拒絕傳媒,傳媒越是肯定和追捧他。他越是逃名,名氣越大。他越是“隱”,卻就越“顯”。隱士的行事風格可能各異,人格氣質也千差萬別,但總是難以脫離這樣的狀況。其實,隱士投射的是我們的內心世界的渴望,是我們自己超越自我的渴望。他們其實是我們自己的影子。在他們身上,我們沒有辦法實現的東西得到了實現。我們被種種具體而微的生活狀態所限製,找不到機會超越自己平庸的生活,我們當然說不上“顯”,但也根本談不上隱。我們多數的普通人其實是被平庸的生活限製的人。但隱士可以給我們夢想的機會,讓我們夢想一種替代性的生活的降臨。
所以,我們今天格外需要隱士,即使我們明白他們真實的角色究竟如何。
選自《華夏散文》201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