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公劉先生在贛州(2)(1 / 2)

“原來這個人稱公子的人就是蔣介石的兒子蔣經國呀,那時候他還沒有當贛南的督察專員,是江西省新兵督練處的處長大人,督練新兵的營地設在離城區十幾裏的通天岩山腳下,通天岩山上有蔣經國的一個住處,城裏勵誌社招待所是他的另一個住處。他的老婆兒女還沒有跟隨他到贛州來,我就像他的跟班,他去哪兒都帶著我,當時通天岩山下有三千多新兵在接受訓練,他天天早上領著這些人在山道上跑步,然後集中在山腳下的廣場上給他們訓話。有一天下大雪,跑完步,他突然在那個給大家訓話的土台上說:‘今天我就不給大家說什麼啦,現在大家鼓掌,歡迎劉仁勇小朋友給大家講話、唱歌!’

“我毫無思想準備,但是他已經將我抱到土台上了,硬著發麻的頭皮,我大聲地喊道:‘親愛的叔叔們,你們在這兒集訓,練好本領,上前線打日本鬼子,我是督練處抗日宣傳隊的隊員,我給大家唱個歌,慰勞大家。’

“我當時唱的是《大刀進行曲》:

大刀—

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

全國愛國的同胞們

抗戰的一天來到了

前麵有工農的子弟兵

後麵有全國的老百姓

咱們軍民團結勇敢向前進

看準敵人

把他們消滅

把他們消滅

殺—

“激越的歌聲和士兵們震耳欲聾的掌聲一道在四周回響,山穀裏堆滿了積雪的樹葉被震得飄飄而下。蔣經國又一次抱起我,在我臉上親了又親……”

當年的練兵廣場現在是停車場,公劉指著山上的大樹說:“古木依然,那個土台卻杳然了……回想往事,仿佛就在昨天,人生苦短……”

我們漫步來到山上的蔣經國舊居,簡樸的房間裏隻有一張桌子和一鋪木板床、一張小行軍床……公劉忽然臉色煞青,下意識地喊了起來:“物是人非事事休……一片冰心在玉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可我呢……”

他淚水如注,厚厚的嘴唇不斷地戰栗著,我伸出手要去扶住他,他推開我說:“不!珠玉在側,覺我形穢,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讓我的良心在這兒……”

他終究站不穩了,我將他攙到一邊坐下,良久,他慢慢地說:“記得那天的雪花巴掌一般大,早晨我先醒來,發現我睡的小行軍床和他的木板床並放在一起了,我身上蓋的是一件厚實的大皮襖,這是他從蘇聯帶回來的,而他自己蓋的卻是一床小棉被……那是舐犢,是人性的光輝蓋在我的身上……可那時,我不知道這是比金子還要寶貴的人性之光……

“正是他,不久便對我說:‘劉仁勇,你應該去上學讀書,我給你寫封信,你拿我的信到贛州中學去住校,我在信上會告訴他們,你的一切費用由我負擔……’

“那時候,他已經當了贛南區的督察專員,很忙。當時的贛州中學在鄉下,我去到那裏不久,他又派人把我接回贛州,告訴我說,吉安建了一座國立十三中學,專門招收淪陷區的失學孤兒,他要我去報考,考取了的話,一切費用全免……我果然考取了,送我去吉安青原山讀書的那一天,在建春門碼頭登船時,我看見他眼眶裏盈滿了淚水……可我在吉安讀了六年書之後,卻奉了某些人的旨意,寫了好幾篇批判他的文章,成了反蔣的急先鋒……”

他說不下去了,一臉肅穆。

記得那天到虎崗去拜謁蔣經國舊居時,公劉看見蔣經國書寫的“音樂家—張明先生之墓”的墓碑(音樂家張明,是當年抗日宣傳隊的隊長)立時跪在墓碑前,失聲痛哭:“張明大哥,我—無良心的劉仁勇—來看你啦……”

良久……他在袁清夷先生書寫的《新贛南家訓》屏風麵前,大聲朗讀:

東方發白,大家起床,洗臉刷牙,打掃廳堂,天天運動,身體健康,內外清潔,整齊大方。

時間寶貴,工作緊張,休息睡覺,反省思量,吃飯吃粥,種田艱難不忘,穿衣穿鞋,要從辛苦作想……

此刻,滿臉淚水的公劉,已經站立不住……

他抹幹眼淚,在孫中山先生和蔣經國先生肖像前一再鞠躬,他說:“蔣經國先生是個心腸非常善的、愛百姓、為百姓著想的政治家,從他所做的大事來衡量,他是中國現代名列前茅的大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