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問過虞箏的情況後,便想知道,蘭薰現在人在何處,過得好不好。
但一問及蘭薰,眾人的神色還不比方才。
天樞自然猜得出三分,便恭敬的行了告辭禮,回天去幫忙虞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待天樞走後,七襄觀的眾弟子投身於修繕工作。
夙玄真人則招來小光和小宛。
昏暗的天光就像一張網,將所有人困入其中,不論如何掙紮也是徒勞無功。寬敞的廳堂,也早就被黯淡的色澤化作狹小的逼仄,讓人連呼吸都梗堵在胸腔中。
小光、小宛各持“湛盧”“勝邪”,並排立於上座的夙玄真人身前,拱手道:“請師父吩咐下來,弟子等義不容辭。”
即便是形勢不妙,夙玄真人依舊帶著一份笑容,道:“你們去找找蘭薰姑娘,她如今沒有法力,頗讓人放心不下啊。至於七襄觀,先由其他人守衛吧。”
小光、小宛相睇一眼,又同時單膝跪地,請罪道:“是弟子無能,令七襄觀有此一劫。”
夙玄弓身攤手,示意他二人快起來,語重心長囑咐道:“你們許久未踏入塵世了,言行舉止之際,定要多幾個心眼啊。”
“師父放心!”小光為人樂觀,保證道:“徒兒絕對不辱使命!”向小宛做了個笑臉,“對吧,公主?”
小宛病懨懨道:“我相信大祭司……”
夙玄又道:“出了七襄觀,就要和平素一般稱呼,莫動不動又忘了,還把‘公主’‘祭司’掛在嘴邊。”
“嘿嘿,知道啦!”
小光咧嘴,想用笑容驅散籠罩在眾人頭頂的陰霾。
“小宛妹妹,我們這就出發吧!”
小宛不言,起身,隨著小光離去。二人的背影,往日裏看來再普通不過,可卻因為手中握著的那兩把劍,而顯得萬分挺立而瑟然。
辛夷抱著琴,坐在側麵的椅子上,渾身又酸又痛。
她不禁詫然的問起:“夙玄伯伯,小光哥哥和小宛姐姐,究竟是什麼人啊?”
這似乎也是潮風和潤玉想知道的,方才他倆都被那二人嚇傻了,哪曾想到七襄觀如此藏龍臥虎,到底是三十六小洞天之一!
而飛穹道:“日前我與箏兒來到七襄觀,她對我說,小光師傅身泛太陽之氣,五行屬金,這世上除了湛盧劍魂,再找不到一人有這等劍氣護體。”
“蠶女說的不錯。”但聽夙玄真人道:“我觀中的徒弟們,俱是古往今來的劍魂。”
“劍魂……辛夷曾聽師父偶然提起的,說將人的魂魄鑄進劍裏麵,這種事情曾在春秋年間興盛一時。”
聽辛夷這般一說,夙玄真人也就娓娓道來。
其實有關劍魂一事,挺惹人不是滋味的。
在太古的洪荒時代,多有能人,煉藥之術、鑄劍之術均是曠世之絕。
但那個年代天災不斷,導致了洪荒文明的沒落,再經曆軒轅時代、封神時代後,煉藥之術與鑄劍之術便失傳了。
有傳說是,煉藥之術的唯一傳人術海,與義軒王子的靈魂爭奪軀殼,後續故事如何,也基本失傳。
而鑄劍方麵,再也沒有哪個鑄劍師,能複興上古鑄劍之術。
——除了一個人。
此人生於春秋時代,名“歐冶子”,乃是當時天下第一鑄劍大師。
歐冶子奉了越王允常之命鑄劍,這遂帶著妻子朱氏,其女莫邪,其婿幹將,尋遍閩浙名山大川,最終選擇湛盧山,結廬於此。
三年辛苦,劍乃成,獻予越王允常,這便是鋒芒蓋世的湛盧寶劍。
後世之人有如此描述:“歐冶子挾其精術,徑往湛盧山中,於其麓之尤勝且絕者,設爐焉。取錫於赤謹之山,致銅於若耶之溪,雨師灑掃,雷公擊劈,蛟龍捧爐,天帝裝炭,蓋三年於此而劍成。劍之成也,精光貫天,日月鬥耀,星鬥避怒,鬼神悲號,越王神之。”
此劍可讓頭發及鋒而逝,鐵近刃如泥,舉世無可匹者。正如虞箏之前所形容的“五金之英,太陽之精,出之有神,服之有威”。
而除了這湛盧寶劍,歐冶子還鍛造了另四柄利劍——純鈞、勝邪、魚腸、巨闕——這五劍三大兩小,合稱春秋五大蓋世名劍。
世人都驚歎於這些神兵利器,卻少有在意,歐冶子一家究竟是用了什麼手段,才複興了太古鑄劍之術。
——原來,是以人魂魄鑄劍!
鑄劍所用之材質,最適宜的便是鐵母和山泉,並應天時地利。而若鑄入人的魂魄,則可將劍由死物化為活物,自是渾然天成。
然而,若是成為劍魂,便永出輪回。
可那個時代兵荒馬亂,誰得了一柄好劍,便是威信大增。如此,各路諸侯仿是銜著口水般,企盼天賜祥瑞之劍,得以開拓疆土,一統宇內。
於是,鑄劍師這一職業,便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出。越來越多的人習得歐冶子的真傳,不惜將他人的魂魄鑄入爐中,在打造出一柄柄利器的同時,也造就了一樁樁淒慘的命運悲劇。
這等殘酷之法,本是大逆不道,可卻在神州大地風靡一時。甚至鑄劍師們還搬出古代典籍,說什麼此法早在殷商時代就獲得成功,鑄就了那柄隻有傳聞而無人見過的古劍——蒼殛!
果然,亂世令人倒行逆施,令人殘忍而不自覺,也把人的性命變的不值一文,如草如芥。
仿佛天下所有的人都瘋了,或恐懼,或癲狂,而對鮮血麻木不仁,又對死亡司空見慣。
到最後,連這殘忍的鑄劍之法究竟延綿到何時才被廢止,連曆史都記不清了。
聽夙玄真人講述到這裏,眾人也唯有在心中替那些成為劍魂的人哀歎幾聲,亦不免覺得,如寶劍這般凜然之物,卻也是血腥所化,為正理所不容。
辛夷仍有疑問:“小光哥哥和小宛姐姐他們,是自願殉劍,還是被強丟入熔爐的?”
一抹痛心疾首的神色包裹了夙玄真人慈祥的笑容,淬出流淌不盡的哀惜。
“他們……是自願的。背負著國恨家恥,為了報仇,跪在歐冶子的房外三天三夜,請求被鑄入劍爐。小光是南疆的苗人,頗為通曉鬼穀異術,以魂魄鑄劍這酷戾之法,便是小光所提議,歐冶子所發揚,最終興盛多年,也殘害了不知多少人命。”
夙玄真人說著,語氣裏並無指責小光之意,隻是聽來有些冰涼似的。難以相信,那個人來瘋氣質的稚嫩少年小光,竟曾做過這檔子事。
“當年的春秋時代,吳越兩國累世仇怨,連年交兵。越國的一個附屬小國,是被稱為‘向國’,就是在這種時事下遭受侵略而滅亡……小宛,是向國的公主;小光,則是國中總攬敬天法祖之儀的大祭司。”
當時,向國的亡國之狀慘不忍睹。
附屬於越國,而被吳國所滅,吳王還下旨大肆屠殺淩虐。
整個王宮在大火中苟延殘喘了一天一夜,終作焦土。
城郭之內,錯誤的顏色將房屋和街道染的紅彤彤的;農郊之地,盡是屍橫遍野,血色殘陽。
向國王族不論男女老少都被殺死了,唯有一個公主,被許配到越國做王子妃,當時正在路上行進,才幸免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