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姐妹們大家好,我是大銘。”

這是每天在廣播節目中一開始跟大家固定的打招呼方式,七年都是如此。

2005年的夏天,一個專業不怎麼樣的主持人僥幸畢業於吉林大學,來到了祖國美麗的南方城市——溫州工作。最大的幸運就是遇到了一群可愛的同事和對他永遠鼓勵的領導。即使這個人職業生涯的頭三年不堪回首,從一個一直夢想做新聞評論節目的傻小子,到一個後來沒有節目可上的小傻子。直到2007年11月19日,無奈之下做的一檔笑話節目《大銘的快樂時間》改變了他的命運,雖然他自己說這是脫口秀。

雖然叫脫口秀,但其實根本就不是脫口而出。每天都要寫大量的文字,甚至連標點符號語氣助詞都要寫得一清二楚。這應該是中國所有脫口秀主持人當中最笨的一個,但是這樣也有一個好處——寫書要比別人方便很多。

後來,這檔《大銘的快樂時間》在溫州紅遍大街小巷,收聽率居高不下,廣告創收屢創奇跡。而他也終於找到自己的說話方式,幽默與諷刺不僅僅可以講笑話,其實也可以講新聞,講生活,講世界觀。再到後來他的節目越來越多,直到現在他來到了中央台繼續他的風格,一度被稱為央廣“吐槽帝”。不僅在傳統媒體當中繼續保持領先,而且在新媒體當中的收聽點擊率也排到了全國前三。

而最後,我們可以把他這些年所做的事情總結稱為“大銘脫口秀”。

這就是我,一個小小主持人的自白。

(為什麼這一段都是用“他”來稱呼自己?因為我媽告訴我,吹牛的時候盡量要用第三人稱。)

而這本書,是我七年來寫的一些脫口秀文字,也是對我七年脫口秀的一個總結。你可以把這本書叫作《不吐不快》,也可以叫《不吐槽不快樂》。前者是精神,後者是形式,看你怎麼理解。全書分為三個部分,“不吐不快”講的都是當時發生的新聞事件;“大銘的幸福生活”更多是對時代和生活的反思;“大銘的快樂時間”純粹是逗你一樂。而後兩者的名字,也是為了紀念我在溫州的兩個節目,紀念那段難忘的歲月。

吐槽,看起來是對世界的抱怨,但吐槽同樣可以有價值。用幽默來軟化心靈,用批評來監督社會。最重要的是,要讓大家感受到:真正的快樂,不是無憂無慮的樂天,而是經曆過困難痛苦,用微笑和豁達來麵對世間種種浮於時光上的黑色,懂得幽默與自嘲。快樂不是沒有磨難,而是信步向前。這,就是大銘脫口秀傳遞的快樂的真正含義。

這本書,一是作為我的十年職業生涯的小結;二是在中國,還沒有一個脫口秀主持人的作品集,我寫出來,跟所有在這條路上奮鬥的兄弟們一起分享經驗;三是要借此機會感謝一些人。首先當然是我的爸媽,感謝他們生了一個奇葩。還有那位我之前一直以為是司機後來才知道是溫州電台台長的黃曉紅女士,幫我找到自己的陳永鬆先生,一直在身邊為我甘當綠葉的吳桅和陳雷,還有現在的黃歡。感謝溫州廣播電視傳媒集團楊速輝台長對我的照顧和幫助。感謝我在溫州那些可愛的同事們和領導。感謝在北京為我節目的改進一直努力的魏勝利先生和莫曉芳女士,還有我節目組所有的弟弟妹妹們。

最重要的,就是那些可愛的聽眾。你們的讚許和批評,都是我前進最大的動力。你們永遠不是我的什麼粉絲粉條,你們就是我的兄弟姐妹。如果你覺得無聊了,想找哥們兒嘮嘮嗑,我永遠在電波當中等著你。

“兄弟姐妹們大家好,我是大銘。”

PS:一,本書當中所有脫口秀跟節目當中基本一致,隻是為了方便閱讀做了少許的書麵化改動。當然,有部分文章由於所在平台關係不能播出,但是在書中得以完整呈現,也算是給各位的禮物。

二,脫口秀由於風格屬於幽默諷刺,沒法做到新聞發言人誰也不得罪的水平,所以難免在某些段落會顯意見偏頗,也歡迎各位批評指正。

三,個人的才華有限,而且每天都要完成大量文字稿,所以部分段落難免會借鑒網絡段子,但是實在查找不到出處,不能為各位一一標明,在這裏向您表示歉意。

大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