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雅高明之士對於鄉村如此的愛好,這實在大有助於英國的風景之美。因為英國本島地勢大致平坦,缺山川之勝,假如不是人工的點綴,風景可能是很單調的。現在英國全島到處是古堡宮殿園林之勝,琳琳琅琅,點綴得猶如珠玉鑲嵌,花團錦簇。英國的名勝,大致不以宏偉壯麗取勝,最使我們神往的乃是幽靜的鄉村景色,單純的田園風光。每一座古老的田舍,每一座長滿了鮮苔的茅屋都像一幅圖畫;英國的道路極富曲折,樹叢籬笆,常常把視線擋住了,因此一路走去,風景很多變化。一處處小巧的景致,令人心曠神怡,目不暇接。
英國風景最大的美,據我看來,乃是一種道德的美。這種道德的美隨處流露,我們看見了英國的田園風景,心裏就會聯想到秩序和安靜種種觀念,聯想到和平的深人人心的種種原則,曆代相傳的風俗,以及受人重視的習慣。每樣東西似乎都是幾百年來正常的和平的生活的產物,以任何一處村莊為例吧,先是教堂,它的建築是古老的,門前有座矮矮的粗壯的門廊,哥德式的尖塔矗立於上,窗欞上雕滿了花紋,彩色的玻璃金碧輝煌,因為保護得小心,至今簇嶄全新;紀念古代戰士名人的莊嚴的碑石,他們的後裔可能就是本地的地主;墓碑上所記的是一代一代的勤勞的自耕農,他們的後裔至今還犁著先人的田地、祈禱不離這一座教堂;牧師住宅是一座別致而不同凡響的建築,一部分還是保持舊日規模,可是世代相襲,屢經易手,除了整修之外,房屋的主人為了配合他個人或者他那時代的趣味,已經把它的樣子改變得很多了;從教堂的墓園出來,通過一處轉門,循著小徑走去,一路上是悅目的田野,矮矮的樹籬,綠蔭宜人,你所走過的地方也許是別人的私產,但是根據傳統的慣例,你在那裏盡管通行不妨;村子就在附近不遠,村上的茅舍自有其令人可敬之處,樹蔭底下是供公眾遊散的草地,村民的祖先也曾在此處做過遊戲;離開村子稍遠之處是一座舊家巨宅,雖然自成一個世界,可是它巍然而立,對於周圍的景物,似乎有一種卵翼護衛之勢——這一切都是英國最普通的景象,可是這一切都表示一種平靜而確立不移的安定——庸言庸行的道德以及對於本鄉本土的愛好,世代相傳,早已深入人心,英國人的道德性格,就在這種地方隨時流露出來,十分深刻感人。
星期日早晨,教堂的柔和的鍾聲,飄過安靜的田野,農民們穿上最漂亮的服裝,臉上帶著健康的紅色,態度是愉快之中含有謙虛,以穩定的步伐,在綠色的小徑上,走向教堂而去,這種景致,叫人看了真覺得心曠神怡;可是更使人看得舒服的是農村的黃昏:那時村民都聚集在自己的門口,周圍是自己親手種植的花花草草,各種簡樸的享樂設備,也是親手布置,他們身處其間,怎麼不打從心底裏高興起來呢?
英國人這一種的溫馨的土地觀念,他們的安靜的生活習慣,他們的深厚的天倫之樂——這種種畢竟是一切最穩固的美德的根本,一切最純潔的樂趣的源泉。上麵我說了這許多拉拉雜雜的話,到了最後,我想還是引用一段英國近代詩人的詩吧。下麵這幾行詩把英國的鄉村生活的美描寫得很透徹:
堡壘狀的大廈,城市裏的圓頂,
樹木陰森的別墅;從這些數起;
但是不論貴賤,就從無數比較樸素的,
鎮上或是村子裏的中等階級住宅數起吧:
下及山穀裏的草廬茅屋——
這座西方之島向以風景著名——
安居樂業坐享天倫之樂的美景;
天倫之樂就像一頭無邪的白鴿,
(廉恥和親愛精誠是它的兩個保護人。)
它在小小的安靜的巢裏,
把奔波世界各處才能找得到的各種快樂,
都放在裏麵:逃避了世界,
可是本身大有樂趣,自成一個世界:
它的快樂不需有人見證:分享這種快樂的人
自己知道,頭上還有讚許的上蒼;
它像一朵深藏在石縫裏的小花,
它隻能仰頭看見天空,可是它在笑。
(夏濟安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