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剪影】

徐誌摩,現代詩人、散文家。1915年畢業於杭州一中,先後就讀於上海滬江大學、北洋大學和北京大學。1918年赴美國學習銀行學。1921年赴英國留學,入劍橋大學當特別生,研究政治經濟學。在劍橋兩年,他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響。1921年開始創作新詩。1924年與胡適、陳西瀅等創辦《現代詩評》周刊,任北京大學教授。印度大詩人泰戈爾訪華時,徐誌摩任翻譯。1926年在北京主編《晨報》副刊《詩鐫》,與聞一多、朱湘等人開展新詩格律化運動,影響了新詩藝術的發展。同年移居上海,任光華大學、大夏大學和南京中央大學教授。1930年任中華文化基金委員會委員,被選為英國詩社社員。同年冬到北京大學與北京女子大學任教。1931年初,與陳夢家、方瑋德創辦《詩刊》季刊,被推選為筆會中國分會理事。同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飛機到北平,因遇大霧在濟南附近觸山,故飛機失事,因而遇難。

【讀·品·悟】

1924年4月,經過一番周折,泰戈爾終於來到了中國,他的到來在中國知識界引起了很大的反應,既有熱烈的歡迎,也有猛烈的批評。很多人有意冷淡泰戈爾,甚至言辭激烈地批評他。麵對大眾的批評,徐誌摩深感失望,於是他在真光劇場發表了情詞懇切的演講,通過這篇演講稿,我們應該學會理解和尊重。

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要學會理解,理解是人與人交往的一種很重要的方式。李開複曾經說過,設身處地理解他人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如下的好處:

第一,理解有助於我們增加知識。經過傾聽和真心的理解,從他人那裏學到更多的知識,以此來豐富我們的人生經驗。在理解的基礎上,我們還可以站在他人的立場來重新思考和改進自己的想法。因此,理解他人是得到更多知識、謀求自我改進的一個重要途徑。

第二,理解也是增加說服力的一個很重要的途徑。當你理解了他人之後,發現你們的想法仍然存在分歧,便可以更有說服力地表達自己的意見。你已經通過傾聽和理解贏得了他人的信任,對方也已經了解你的想法,所以他會盡量尊重並理解你的想法,這樣會使對方更加容易理解你的意見,從而拉近了距離,增進了理解。

第三,理解可以提升自己的修養。在生活中我們時時刻刻注意理解,就可以拓寬我們看待問題的方式,可以讓自己成為一個更開明的人,避免鑽牛尖,避免錯過產生更好的想法的機會。理解他人就不會過高地要求他人,就可以豁達心胸,提高自己的涵養和境界。

【鏈接】

水裏的遊魚是沉默的,陸地上的獸類是喧鬧的,空中的飛鳥是歌唱著的;但是人類卻兼有了海裏的沉默、地上的喧鬧與空中的音樂。

——泰戈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