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 故 事
有一天,巴岱在路途中遇見了一座蒙古包,到包裏求宿。主人表示:如果能講故事,可以留宿,否則就趕出家門。巴岱說他能講一個晚上的故事,於是他就獲準在那戶人家住宿,並且吃飽喝足,歇了腳。到了晚上,家裏人說:“托缽僧先生,你講故事呀!”巴岱說,鑽進被窩後講吧。為了聽講故事,家裏人給巴岱鋪了最好的床墊,各自都躺在床上,等候巴岱開講。“請開始講吧!”家裏人求道。“從前,在一個美好的季節裏,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夏天,我漫步在檀香坡上。”巴岱講道。“那怎麼啦?”有人問巴岱。
“在路旁長了檀香,也長了葦草。世界真美啊!”巴岱說完便不吭聲了。“那接下來呢?”有人窮問不舍。“年青的時候真不懂事啊!不順路徑走,偏偏走在檀香叢中。”巴岱說完又無聲無息了。“那接下來呢?”“接下來呀,走著……走著……”“那又怎麼啦?”“那時從路旁立起了一個黃色的東西!”巴岱說完又沒有聲音了。“那是什麼東西呀?”有人急得憋不住了。“還能有什麼東西呀!不就是黃鼠嗎!已經跑進洞裏了。大家睡吧,夏夜很短,又不是不知道。”巴岱說完就打起呼嚕來了。
巴岱受戒
巴岱為了出家當喇嘛徒步走到庫倫。他在庫倫見到眾多的喇嘛、廟殿,頗為崇敬,心想還是當喇嘛為好。就這樣,在一位喇嘛手下當了徒弟。有一天,師僧要讓巴岱受戒。巴岱禱坐在師僧前。師僧給他教授佛規:“受戒者應不娶妻,不殺生,為拯救萬物而祈禱!”“等等,等等!師父我忘了件東西。”巴岱突然說道。“你忘了什麼?”“我把當喇嘛的事忘了給老婆講啦,你提到老婆才想起來。我在受戒之前不能不向老婆說一聲?”巴岱說罷便匆忙離去了。
謀生之計
巴岱考慮與前妻複婚後如何過日子,琢磨了好半天,想出了一個好主意———先揀杏樹枝上的羊毛,用它做氈子,拿氈子換母馬,母馬生走馬駒,走馬駒長大成大馬時以它買蒙古包,這就妥了。當他出門時,正好碰見了一個商人要賣蒙古包。
他對商人說:“我給你一匹走馬,你把蒙古包給我吧!”那個商人點頭同意了。當巴岱要拿走蒙古包時,那個商人說:“親愛的巴岱!你把那匹走馬拿來吧!”巴岱這時才說道:“我從明天起揀杏樹枝上的羊毛,用它做氈子,以氈子換母馬,母馬生走馬駒,再把馬駒馴成好馬,那時就給你囉。”
誰打破了鼓
巴岱在一座寺廟裏參加了瑪尼會(念經會)。他正坐在一個大鼓旁使勁敲打的時候,進餐的時間到了。在巴岱身旁的有位班第(小僧徒)問:“打破鼓的人,你叫什麼名字?”巴岱說:“我叫‘我去年’。”說罷鼓突然無聲,他也跑出去了。大喇嘛發覺後問那個班第:“誰打破了鼓?”“‘我去年’打破的。”班第回答。大喇嘛氣得說不出話來了,說:“那鼓剛剛還在響,你卻說是去年打破的!”便把他狠狠地打了一頓。
大 齋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