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血戰臨城(2 / 3)

士兵猶豫了一下,大聲應道:“是。”然後飛奔向內城。

梁瀟緩緩取過長槍,仰天高舉,厲聲喝道:“將士們,叛軍大軍攻城,我等寡不敵眾,現在本爵就要與叛軍決一死戰,有膽怯者,無論官員,謀臣,將軍,士兵,本爵允許你們撤往內城,願意追隨本官者,隨我殺敵,與叛軍玉石俱焚。”

“末將誓死效忠主公。”張少任砍翻一名攻上來的叛軍,持刀下拜。

部將楊懷化跟著拜道:“寧可濺血城頭,絕不後退一步。”

上千浴血士兵長矛高舉,大聲呼喊:“血濺臨城,決不後退!”“血濺臨城,決不後退!。”“誓死效忠主公,殺!。”

三軍高呼,聲勢震天,連城下攻城叛軍也無不變色,城頭守軍重新煥發生氣,在各個牆垛奮勇殺敵,叛軍攻勢再一次被打退。

城下督戰的秦風焦躁不已,李異也開始擔心士兵的士氣和體力問題,向趙韙諫言道:“主公,我們四支部隊輪番攻城,每支部隊已經攻城三次以上,體力可能快支撐不住了,末將建議主公,這一次全兵出擊,督戰隊隨後,但有後退著,格殺勿論,我們做最後一次決死衝鋒,臨城必可一鼓而下。”

“好。”焦躁的秦風立刻同意。

一萬多士兵同時衝鋒,在臨城城頭根本擺不開,城頭箭雨飛下,叛軍大片中箭死亡,但是這種集體衝鋒的衝勢也是極其猛烈,攻城梯全部用上,叛軍從各個地方攀爬而上,城頭守軍決死殺敵,可是擋不住如潮的叛軍,一個牆垛二十幾名士兵全部陣亡,叛軍終於攻上城頭。

梁瀟想也沒想,提著長槍就衝了過去,後麵吳正儒呼喊,全當沒聽見。

“保護主公。”張少任大喝一聲,帶著幾十名士兵衝殺過去,其餘士兵眼見主公也提槍上陣,勇氣倍增,連重傷士兵也掙紮著站起來抵擋叛軍。

梁瀟一槍刺穿一名攻上城頭的叛軍將軍喉嚨,鮮血飛濺,叛軍膽怯,梁瀟隨後率著士兵趁勢猛攻,梁瀟所到之處更是血肉橫飛殘肢斷臂,偌大的缺口再次被填上,半個小時過去,東城依舊在守軍掌控之中,而叛軍已經出現退縮跡象,一些叛軍體力不支當場暈厥,一些為守城士兵煞氣所懾,向後方跑去,卻被督戰隊一一斬殺。

叛軍已經快成強弩之末,現在哪怕有一支千人的生力軍加入,也可穩守臨城,可是城頭守軍已經不足千人,而且大部分帶傷,揮矛都已經成本能動作,臨城失守隻在片刻之間。

鄭鄯帶著大批文官從內城趕來,見到梁瀟就要俯身下拜,渾身染血的梁瀟勉強扶起鄭鄯,喘著粗氣道:“鄭鄯,你能到來,說明你對本爵的確忠心,但是如今本爵已入絕境,你是文官,用不著與本爵陪葬,可自行離去。”

鄭鄯急切拜道:“主公,鄭鄯雖手無縛雞之力,但卻有一顆耿耿忠心,主公身陷絕境,鄭鄯願與主公同生共死。”

“不要愚忠。”梁瀟無力地道,督戰一夜,他的心有一些累,“武將當死於戰場,馬革裹屍還,文官卻應該治理一方,造福一方百姓,你鄭鄯今日死在城頭有何用處?回到鄴城,盡忠職守,安撫黎民才是你應該做的,記著,無論秦風還是本爵牧守趙州,作為文官,你都應該以百姓為重,而不是在這裏與本爵陪葬。”

梁瀟其實沒有那麼偉大,寧死也為百姓考慮,他僅僅是不願看到鄭鄯這樣的忠臣白白死在戰場之上,可是聽在鄭鄯耳中,卻不由感慟莫名,得如此愛民如子的主公,死有何憾?

鄭鄯泣聲道:“主公,身為文官,的確應該以百姓為重,可是身為人臣,當竭盡忠義,主公這樣的明主不存,秦風這等武夫叛賊入主鄴城,趙州有何前途可言,百姓必處水深火熱之中,鄭鄯寧死也不助賊,請主公成全鄭鄯一顆忠心,以血明誌,青史留名。”

梁瀟仰天歎了一口氣,無論是華夏人,還是是大金人,都以忠義為最高道德標準,而鄭鄯這樣的人更是視忠義如命,梁瀟知道再也勸不得鄭鄯,隻能放棄,看向鄭鄯身後文官,沉聲道:“你們呢,想離開就離開吧。”

十幾名文官一動不動,想走的早已走了,梁瀟看向人群之中,龔治竟然也豁然在列,梁瀟不禁問道:“龔縣令,你也願意留下?”

龔治本來是不想來東城的,可是鄭鄯在召集文官,讓他們想走就走,願意留下的前往東城時,龔治心裏發悚,因為梁瀟給他的印象太深刻了,那是無比的陰險,笑裏藏刀,昨天還在給你敬酒,誇你政績卓著,第二天就把你砍頭。

龔治實在摸不清狀況,隻害怕一抬腳逃跑就被梁瀟的士兵抓了,才悻悻地來到東城,心想等叛軍破城,就找個機會投奔秦風去,臨城縣令保不住,命還是應該能保住的。